比较文学的变异研究方法是什么,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的创新意义何在
推荐文章
平行研究与变异研究的异同?
平行研究中的变异问题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的两大研究领域之一,该研究不但是一个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更是一个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从变异学角度重新审视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学相互比较与阐发之中的变异规律,涉及当今学术研究的许多重要问题。从学理上阐析平行研究中的变异问题的具体内容和生成机制可知: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学在相互阐发中出现的误读、误解等变异现象是此类研究的对象;东西方文明的异质性和话语规则的不同是导致阐发变异的根本原因,而决定阐发的则是话语权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文学理论的方法体系总的说来包括三个层面,即哲学方法的层面,科学方法的层面,专业方法的层面。
1、哲学方法的层面。哲学方法是在总体上把握世界的方法,对于每一个具体学科都具有指导的意义,因此哲学方法是文学理论方法体系的最高层次,也是这一体系的理论基础,它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等等。
2、科学方法的层面。这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逐渐形成的方法,以其横断性和交叉性而为文学理论所吸收和借鉴,它处于中间层次而对文学理论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模糊数学理论等方法。
3、专业方法的层面。这是适用于文艺学自身专业特点的特殊方法,其中既有从自身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传统方法,如赏析方法、考证方法、评点方法等,也有从其他学科中移植过来,后来逐步固定下来的方法,这些方法比较具体,也最接近文艺学的研究对象,如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文化学方法等。
总之,上述几种文学研究方法具有各自的理论背景和操作原则,在把握文学的本质和规律时形成了特有的角度和途径,显示出自己的优长之处,同时它们又是相辅相成、殊途同归的,在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的建设方面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因此都值得重视,值得借鉴和吸取,而在具体操作中最佳的选择是对其加以融会贯通和综合利用。
首先,要坚持整体的、综合的研究视野。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文学的审美规律与其他规律之间的关系。再次,要坚持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相结合。然后,要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研究方法的相统一。
扩展资料:
文学理论的现代发展
文学理论的自主性,在于理论自身的学理建设。80年代下半期和整个90年代,是中国文学理论比较全面地建立自身学理的时期,确立自身主体性的时期。
在文学理论学理的探索、建构中,无疑,西方文学理论发生过重要影响;80年代初期,在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如潮水般涌入中国的时候,中国文学理论中的西化倾向十分流行。但是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审美研究、作品形式、结构等因素的内在研究,和那时中国美学问题的大讨论,都对中国文学理论改造起到良好的作用。
同时在讨论中,不少学者对现代文论传统进行了有批判的吸收,并且力图打通古今中外。所以到了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国的文学理论研究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景象,新说屡起,佳作迭现。文学理论中的新作,都是在解构旧说的基础上出现的,同时又是新的建构。
因此,这十多年的文学理论,不是一味的解构,不是一味地听从外国人说话,不是把外国人的文学理论进行简单的移植,而是在批判。借鉴的基础上,对文学理论既有改造,又力图有所创新,并且卓有成效地创立了一些新的文学理论范畴。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文学理论在不断地走向边缘化,不被人们重视,但是应当承认,文学理论是个有成绩的部门,真正的理论创新,自会留下自己的印痕。自然,不必把成绩估计过高,但也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新的理性精神的解构与建构,正是文学理论现代性的体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理论(文艺学门类之一)
“和而不同”的比较文学——变异学
比较文学变异学的概念是我国学者曹顺庆提出,其主张要从“变异”的角度出发,拓宽比较文学的研究。“变异”这一理论的提出,让以“求同”为主旨的法国学派同源性、实证性研究以及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均进行的一定的变革,使人们从固化的思维中跳出来,由“求同”走向“求异”。
“变异学”这一概念是2005年才被提出,虽然是近十几年刚刚形成的理论,存在时间较其他理论还比较短,但是早在前人的论述中就可以看见一些雏形:1975年学者叶维廉就提出了“东西文学各有一套自己的‘模子’,不同‘模子’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开始推动人们的思维转化。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存在了两百年的学科,因其较大的灵活性伴随着较多的争议,但是在各国学者的努力下,将争议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推动着比较文学学科向前发展。从最初认为比较文学仅仅是文学比较的一种方法不能够成为一门学科,法国学派提出比较文学是一种“国际文学关系史”;但法国学派过于注重实证性而忽略文学性,美国学派由此提出平行研究理论,扩大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的界限逐渐打破,世界文化朝着多元文化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此时美国学派提出的研究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于时代的发展,为了使比较文学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以曹顺庆为代表的中国学者提出比较文学的变异学,进一步推动比较文学向前发展。
变异学 “求异”的概念刚刚问世不久,但是却可以预测出是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是具有广阔的生命力。虽然挑战了西方学者对于比较文学“求同”的传统观念,未受到广泛认同;虽然存在时间较短,世界文化的话语权仍旧受控于西方国家,但是这一理论的提出恰好说明人们的观念开始逐渐转变。任何的真理均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只是相对于特定的年代做出某些真理性的阐释,从而推动某个时代的发展。西方学者中“求同”观念对当时的时代来说有利于比较文学的发展,却不适用于当今社会跨国文化的研究。早在中国近代社会,因为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新文化运动时中国的学者们主张抛弃落后腐朽的传统文化,全面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学理论,执力求“同”:比如钱钟书就曾经提出的“东学西学,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就是求同的表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学者思想不断发展,认识到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蕴含的文明基础不同,所以一味寻求“共性”只能是放弃属于我们本国自己的文化,推动西方国家文化霸权主义的形成。所以应该要认识到各国文化均是不同的,在进行世界文学的跨文化研究的时候,对比“异”比寻求“同”更为重要,研究以差异为前提的比较文学是必然的,并且是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影响深远。
开展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研究需要我们“和而不同”,这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不同之处,也要看到相同之处。
① 异质性是比较文学的基础。 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时候,文化标准的话语权一直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其余各国无论本国文化如何鲜明,均会被转换成他国文化。在中国的《文心雕龙》中刘勰曾经详细论述了“风骨”这一概念,探讨“风骨”和“气”之间的关系,最后达成“风清骨峻”的美学理想。但是在当今社会,部分学者不是进一步探讨“风骨”和中国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而是选择探讨“风骨”和西方国家“崇高”的概念二者有何相同之处或者是“风骨”还能转换成西方文学中的何种术语,这就丧失了本国文化的鲜明性,去一味迎合他国文化。而反观西方国家的文学理论,均没有被其他国家影响,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至今仍旧被大多数人奉为圭臬,其中关于“悲剧”的论述更是成为众多作家写作的理论来源,保持着文化的独特性。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文化,其形成均有一定的理论来源。在《文心雕龙》“风骨”篇开头就说:“《诗》总六艺,风冠其首”,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来源是中国诸如《诗经》一类文学作品;“崇高理论”来自古罗马的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二者理论来源本就不同,生硬地将二者凑到一处,最后的结果只能使得文学理论变得盲目和牵强,丧失本国文化的独特性。所以我们应该要关注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进行比较文学的研究要关注文学的异质性,才能推动比较文学继续向前发展。如现代社会中,易卜生《玩偶之家》讲述了关于木偶一般的娜拉有一天忽然觉醒,选择出走,而结局如何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想象空间;中国的鲁迅也写了一部作品《伤逝》,涓生和子君的结尾续写了娜拉出走的结尾,这是具有中国化的写法。两人本是自由恋爱,但是却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面前逐渐被磨平了棱角,变成了靠着丈夫养活的家庭主妇,其本质就是在被中国封建礼教下三从四德所束缚,最后子君的死亡也暗示了中国女性的悲惨命运。所以鲁迅和易卜生的两篇作品,虽然内容近似,但是仍旧有较大不同。
② 在进行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研究需要关注求同性。 比较文学的变异学并非一味强调差异,并非主张在没有影响关系的事物之中进行一通乱比,而是从某种程度上也肯定其相同之处。比如泰戈尔作为一位印度诗人,作品内容主要是是泰戈尔对自然世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文学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审美性阐释,我国作家冰心就受到了泰戈尔的影响,其作品《繁星》、《春水》均和《飞鸟集》有一定的联系,这是两个人在创作过程中的相同。这种“同”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时候是无法被抹杀的,我们应该要学会承认这种相同,并且进行研究。在这种同源中的变异性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值得人们研究。
总之,从关注“同源”到关注“异质性”,是比较文学发展的一大进步,关于“变异学”仍旧有众多内容需要后人不断探究,使理论逐渐完善。
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是什么?
比较文学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跨文化的研究,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它主要的研究领域有文类学、主题学、形象学、媒介学和比较诗学等。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是它的两个基本方法,前者侧重研究各民族文学中存在的事实联系,后者则对没有事实联系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目前有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前苏联学派三大学派。中国早在五四时期就引入了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但真正获得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比较文学是一门有着极大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比如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它又把异质文化的沟通与对话等新课题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影响比较法、平行比较法、跨学科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
1、影响比较法:影响研究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流,影响研究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凡是缺乏事实依据的推测或判断,均不属于影响研究的范围。
2、平行比较法:它包括两种,一是研究作品的种类,二是不同作品的对比,是比较文学的两大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类别、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可进行研究的课题,在文学评沦界被广泛加以使用。
3、跨学科研究法:是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相互关系的研究,在揭示在人类文化体系中不同知识形态的共通性,彰显文学之独特性,把握文学的内在规律,它包括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文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其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4、跨学科研究法: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运用生成于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述,研究生成于利益文明中的文学作品;也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文明之间,其核心是跨越文明界限的文明理解,包括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