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语录

5U文学网 > 语录 > 晚安语录 > 分析典型人物文学作品,文学典型人物形象分析

分析典型人物文学作品,文学典型人物形象分析

| admin

古代文学人物形象分析

古代文学人物形象分析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创作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中心,是整个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肖像的描绘、人物文学形象的塑造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古代文学人物形象分析,希望能提供帮助。

摘要: 中国是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演变过程当中,中国先民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成果。古代文学作品的种类繁多,类型也多种多样,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的描写以及文化形象的塑造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将结合古代文学各个时段的作品分析人物以及文学形象。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人物形象;文学形象

1引言

在人类的生活当中,由于人们的身份、社会地位、性格和命运存在着不同,使得人们在文学表现手法上存在着差异,可能会运用不同的文学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个十分鲜活的人物形象。中国的古代文学非常具有研究的价值,通过对历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古代先民的文化修养,并且能够对现在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更多借鉴。

2古代文中各个时期作品中人物以及文学形象研究

人类是生活的主角,文学作品更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文学作品如果离开了人物,就如同水离开了源泉,树木离开了其根本。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创作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中心,是整个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肖像的描绘、人物文学形象的塑造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或是由于作者个人的思想,作者不同的命运以及不同的时代背景所导致的。纵观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历史,由最开始的几百字的短文,到上千字的著作,无一不重视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存在着差异。中国文学作品的起源是《诗经》,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契机所在。

在《诗经.魏风》有一篇佳作名字叫做《硕鼠》,在这个小故事中,刻画了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勤劳劳动的奴隶,一个是贪得无厌的大老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文章大意是说“食我黍、食我麦、食我苗,多年来却不肯照顾我、施恩于我,我发誓要离开这里到那理想的国度去。”

这是中国先民最早对于自由思想的向往,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硕鼠形象的描写,作者将“剥削者”描绘成一个贪得无厌的大老鼠,实际上这并不是对于剥削者肖像的描写,而更多的是对于剥削者抽象的描写。作者对于剥削者形象的塑造是通过比喻的形式,将剥削者的性格与老鼠的特征联系在一起,这样就给读者塑造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剥削者形象,与此同时,也塑造了一个有思想、追求幸福、努力生活奴隶形象,并通过这两个形象的对比,让读者能够产生对于剥削者的厌恶,对于奴隶的同情。

《诗经》一书最早创作于何时,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诗经》的叙事方法以及人物塑造方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那个时期,塑造人物的方法更多的是采取形象的比喻,或者借喻的形式来树立人物的形象,这样既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也能够让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更加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中国先民的智慧所在。

随后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人物塑造手法开始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更加愿意通过某一项具体的事件或者某一个具体的对话当中来实现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通过对话或者事件的描述,来构建人物的形象。比如《晏婴传》中记载了,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婴来到楚国希望能够说服楚王,但是当晏婴跋山涉水来到楚国之后,却遭到了楚王的轻视,按照当时招待使者的礼节,有他国使者到本国来的时候,需要按照使者在他国的地位来进行招待,但是晏婴来到楚国之后,楚怀王并没有亲自派人去接见他,甚至连城门都不打开,只留下一个狗洞,让晏婴自己进去,晏婴知道楚怀王不安好意,轻视他的身高,于是晏婴说道:出使狗国才会从狗洞进去,难道我要去见的人是狗王么?在后面的故事当中,楚怀王对于晏婴多方刁难,晏婴利用自己的智慧一一化解,不卑不亢,不惧强权,忠心的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最终赢得了尊重。作者通过对这一系列故事的描述,向读者塑造了一个有勇有谋的爱国者形象。

文章的叙事过程跌宕起伏,晏婴与楚怀王斗智斗勇,最终取得了谈判的机会。这是先秦文学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人物形象,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形象,虽然晏婴本人的真实历史形象在文章中不能全方位的概括,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在这个故事中向我们所塑造的晏婴的形象,而塑造这个形象的方法,更多的是通过语言对话,通过故事情节的设置,逐步地向人们塑造出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先秦文学的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些手法。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不仅仅会塑造一些真实的历史人物,还会有一些神话历史人物,比如屈原的《洛水赋》在这首诗中,它通过利用环境的描写,来为读者塑造了一个翩翩女神的形象,而通过对于这个女神形象的塑造,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向往,阐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也是先秦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的写作手法所在。历史是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加强对于人们的思想文化的控制,焚书坑儒让中国损失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些人物形象,多的是一些神鬼为主的,通过对于这些神鬼的肖像以及能力的描述来塑造其文学形象。

比如在《恶鬼传》中,就有很多对于恶鬼外表的描述,或青面獠牙、或三头六臂,塑造了一些十分恐怖的文学形象,这对于后世志异类小说的创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铺垫。可以说后世的一些志异类小说更多的是以先秦文学作品作为主要的素材进行创作的。虽然这个时期也塑造了一些十分经典的文学形象,可是由于封建统治皇权的加强,人们的言论和思想自由受到了严重的控制,在这样的条件下,没有一个很好的社会政治环境来保证人们的文学创作,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相对萧条的阶段。

随后陈胜吴广起义,联合各地的奴隶开始希望推翻暴秦的统治,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以描绘战争为主,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会更加重视对于人物形象神话塑造。比如对于陈胜吴广形象的塑造,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在诸多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陈胜吴广的形象,更多的是以天神的形象存在的,他们能够撒豆成兵,能够利用黄符来呼风唤雨。再比如,很多文学作品中,对于项羽刘邦的形象塑造也是相对比较猎奇,文学作品中曾经记载过刘邦斩白蛇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相较于其它方面,文章更加重视对于刘邦形象的塑造,给读者塑造了一个智勇双全,性格刚毅的少年形象,虽然这些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在

后世的文学作品,甚至在现代的一些影视作品当中,都会加入一些这样的桥段,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得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丰满。自秦汉以后,文学作品的创作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尤其是在南北朝之后,此时的社会相对稳定,人们有更多的精力能够从事的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在宋代,人们的生活相对比较富裕,社会文化比较繁荣,统治也相对安定,由此就涌现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在内容上不再以一些古之圣贤作为主要的形象来进行塑造,而更多的开始结合人们的生活状态来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而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以词为主,涌现了大量的词人。词虽然比较短小精悍,但是和故事小说一样,也离不开对于人物的塑造。比如著名的词人李清照就十分擅长对于女子形象的塑造。

在《点绛唇•寂寞深闺》中“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寥寥数语,就可以让读者脑中出现这样一个女子,她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坐在闺中,到处走走看看,所有的楼台都已经被依靠过了,却没有情绪再出去走走,也不知道那个人应该在何处?却只望见连天的衰草和归来时的路。

这就给读者塑造了一个十分寂寞的女子形象,在家中苦苦思盼爱人的归来,即使望遍了所有的高楼也只看到了连天的水草,也看不到爱人的踪迹。这种表现手法,在宋代的'词曲中经常看到,宋代的词人更加愿意使用一些象征性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比如他们经常会使用梧桐叶来表示寂寞聊赖,用西窗来表达夫妻和爱的生活。这是宋代词曲中最典型的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自己的生活,开始更加愿意将创作结合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去,而不愿意去在去创作一些不存在的人物。

随后到了元朝,戏曲开始繁荣,戏曲也是源于生活的,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比如《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等等,这些作品开始更加贴近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更加表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也塑造了一些十分经典的人物形象,比如《西厢记》里面的红娘、张生等等,都是比较典型的文学形象。通过对这些文学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元曲中文学形象的塑造更多的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因为社会的阶级性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而生活方式的差异和不同,也就导致了人们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会更加结合社会的阶级矛盾来进行创作,通过对于形象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明清时期,中国的小说创作开始繁荣,如果说之前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明清时期的小说更多的是为了贴近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的,因此时期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与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贴近的,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这些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技艺更加高超了,这四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的技法上已经能够很好地结合前人的创作技法,无论是在故事的设置方面,还是在象征性的表述方面都有着很高超的技巧,这些技巧就使得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经典形象。比如《西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憨厚老实的沙僧,看到好吃懒做的八戒,看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这一个个经典的形象让我们至今难以忘怀。

在文章中作者对于这些形象的塑造更多的是通过使用语言描写的方式来塑造这些形象的,另外还更加重视对于这些形象外表的刻画,这样一来就能够让读者想象出这些人物的具体形象,这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再比如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为我们展现出的一副宏大的历史蓝图,在这本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都十分的有意思,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比如机关算尽的司马懿、威武忠勇的关羽、温良宽厚的刘备这些都是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形象,而在《三国演义》中这些经典形象的塑造,是由历史事件逐步推动来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这些人物形象都刻画的十分饱满,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典型的性格特点。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其塑造的一些经典的人物形象,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或足智多谋、或武艺高强、或温文尔雅、或古灵精怪。在不同时期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实际形象都存在着差异和不同,这些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对于这些形象的塑造技法上,更多的也体现在这些人物形象独特的个性上,我们在惊叹古代先贤的文学创作水平之余,也需要能够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吸取更多的氧分,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

3结语

通过对于我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创作我们可以发现,古代文学由于其时代背景都不同,其创作的内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也导致了古代文学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存在着差异和不同,这些差异也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学宝库,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对于古代文学中人物塑造的技法和人物形象的研究来更好地去创作适合现代读者审美观点的优秀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顾玉明.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34.

[2]张少康.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18.

[3]蔡正楚.中国古代文学通论[M]湖南:岳麓出版社1999:24-31.

;

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

1、孙悟空。

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

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

2、保尔·柯察金。

保尔·柯察金(Павел Корчагин, 英文:Pavel Korchagin)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十分贫苦。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直到哥哥阿尔莫吉·柯察金工作之后,才有所改善。他后到省肃反委员会工作。妻子是达雅·柯察金娜,是他的第三个恋人。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根据自己的生活所描画出来的完美的青年革命战士的形象,他勇敢、坚强,拥有顽强的毅力,相信自己的力量,并有“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怕困难”的品质,教育了无数中国革命青年。

3、武松。

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金瓶梅》中也有登场,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

选择一部你所课外阅读的文学作品,分析书中一位主要人物形象

论《在细雨中呼喊》主人公孙光林的成长忧伤

摘要:通过孙光林成长历程中生存环境和内心感受的分析,可以看出,孤独和凄凉的生存境域使他的成长中弥漫着忧伤。孙光林的亲生父亲是个无赖,孤独的他得不到温情;他从社会现实中感受的是弱肉强食、冷漠和命运的无常;由于青春期启蒙的苍白,他还要忍受生理的躁动与不安,这些都是造成他成长忧伤的要素。爱的严重缺席、伦理体系的空前衰落、道德管束的彻底破产把他推向恐惧与绝望的深渊。他无力把握自己,也无法把握,但又必须把握。他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又无法从亲情和友情中获得保护自我的力量,因此,他只能在一次次的战栗中走向孤独,又在孤独中陷入更深的战栗。孙光林的经历,代表了特定时代中国社会的某种无序的癫疯状态,人们以最原始的方式行走在现实的角落,伤害与被伤害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具活力的成分。少不更事的少年,幼小的心灵被迫反复承受着现实风浪的击打而又孤立无助,唤起人们进行精神苦难的反思与拯救。

关键词:忧伤 孤独 不安 恐惧 战栗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典型的成长小说。它以一个江南少年孙光林的成长经历作为叙事主线,展示了中国60年代出生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孤独、迷茫、痛苦和无助,岁月在流逝与坚持中散发着淡淡的忧伤。展现在单纯和困惑的少年眼中的成人世界是冷漠和虚伪,从而使少年和成人之间形成无法逾越的障碍,成长成了少年的第一道伤痕,形成少年的恐惧心理,破坏了对人生的美好看法。细雨中传来少年绝望的呐喊声,但没有人倾听,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倾听。

主人公孙光林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和回归者,由于经历的与众不同,眼睛记录了更多的命运,导致他的敏感和困惑。他曾经被过继五年,使得他有更多的人生体验,而种种体验,无论是否与他直接相关,都是恐惧与无奈。孤独和寂寞更是他到北京上大学之前不变的主旋律。透过孙光林的成长经历,时时可以感受到那从故事背后漂浮起来的淡淡的苦涩和忧伤,那种面对现实和命运的无奈,那种无法摆脱现实煎熬的忧虑和焦灼。

忧伤之一:亲生父亲是个无赖,孤独的他渴望温情

出生和父亲是无法选择的,孙光林的父亲恰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祖父体力丧失后,父亲虐待祖父;母亲在世即与寡妇同居;强奸儿媳妇……。一个无赖父亲不仅仅使孙光林活得没有自尊,而且是他苦涩成长历程的始作俑者。例如哥哥孙光平用镰刀砍破他的脑袋,他到田间去告诉父亲。在父亲回家之前,哥哥孙光平用镰刀强行在弟弟孙光明脸上划出一道口子,造成孙光林砍弟弟,哥哥教训他的假象。于是孙光林遭到父亲的暴打和村里孩子们的围观。父亲的不问青红皂白,成全了哥哥人性的罪恶,也为孙光林对人生的认识投下阴影,是他后来经常感到恐惧与战栗的源泉。

孙光林六岁开始,被过继到孙荡给县武装部干部王立强充当养子。当陌生的王立强身着军装来到南门将他领走时,他在逃离的冲动中显示出盲目的乐观。因为没有人告诉他,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家庭和全新的环境;也没有人告诉他将如何选择日后的启蒙和成长。“像一个被随意抛弃的幼苗,只能靠自己寻找微弱的水分和养分,孤独而顽强地存活下来”(1)。致使他在整个人生启蒙的记忆中所留下的是伤痛、无奈和恐惧。他以受难的方式,承载了整个乡村社会伦理中最为苦涩的人性启蒙的苍白和荒凉。

随着继父的自杀和继母的出走,他又一次陷入了被抛弃的命运中,十二岁的少年在走投无路中再一次回到故乡南门。他回到南门时,正赶上家里遭了火灾,父亲认定是他带来了灾难,疏远和隔膜从此连绵不绝,致使他在家处境艰难,哥哥受父亲的影响也欺负他。孤独的他本想通过游离暴力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安全,但却因此加剧他与现实的隔膜,被排斥在整个家庭之外。这种心灵的伤害所形成的结果便是恐惧和战栗,性格上的极度敏感和内敛。

从南门到孙荡,又从孙荡到南门,这种短暂的循环,对孙光林来说,南门的家成了一种施舍。父亲的冷漠和仇视,孙光林感到无意中对自己施加了残忍的刑罚,他对父亲和家庭的仇恨发展起来,逃离成为他的目标。家庭本是避风的港湾,家庭的支柱——父亲本该是最初的启蒙者和教育者,而且生命的本质是一种主动、活泼、向上的力量,每个人都以某种方式能动地实现着自己。然而在无赖父亲面前,孙光林还不如一个物件,总是引起父亲的厌恶,他所有的渴望无法释放,受到种种压抑、束缚、摧残以至于变得枯萎消沉。于是,一种呼唤——对生命的尊重呼之欲出,俗不可耐的弟弟孙光明死前与太阳的对视就是一种象征。人是不朽的,生命的诞生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事件。生活无序而来,苍茫而去,也许没有答案,有的只是唤起。相信那个时代出生的人们都会有同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拥有家庭权利的父亲带来心灵的伤害与日俱增,孤独是敏感的少年的必然走向。 1959年出生的孙光林,成人之前,孤独是他的基调。他甚至把池塘当成了伴随他的唯一伙伴。他于是独自坐在池塘旁:独自微笑、独自眼泪汪汪、独自观看争端、独自看家里的物件被人搬走、看自己在水中的形象——削瘦的下巴和神情疲惫的眼睛……游离于众人之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旁观者和局外人。即使弟弟的葬礼,他也由于内心的障碍一直站在远处不敢参加。长久的孤单和被冷落,使他在村里似乎不再作为一个人而存在。借自己的眼睛,他发现自己已被彻底遗忘。可以说,孤独是孙光林成年之前的生存状态,是冷漠的生活环境结出的涩果。

因为孤独,他对温情充满渴望,但温情对他却是空中楼阁,他只能作为局外人跋涉在绝望的荒原上。应该说,六岁之前,他和父母之间还算亲切。从孙荡重回故乡后,他变得无依无靠。邻居家的医生用自行车带着两个儿子,无论是孩子的喊叫还是按响的车铃,这情形,让他羡慕不已。期待中,他所理解的的温情以特殊的方式来到了:那是他发烧后,医生的手掌在额头一放,他所经历的却是亲切感人的抚摸。病情好转以后,他内心潜藏孩子对成年人的依恋。经常守在医生下班回家的路上,看着医生从远处走来,想象着医生对他说那些亲切的话语,期待医生再次用宽大的手掌抚摸他的前额 。然而医生从来就没有注意他,医生匆匆走过,偶尔看他也是看陌生人的眼光。孙光林的温情渴望落空了,他再次有了感动已经是过继之后了。

继母李秀英用五角钱考验他,他经受考验把钱交给继母。她用令人感动的声调称赞孙光林。可以想象,不过是几句肯定或者说是表扬,但对于孙光林而言,她那过多赞美词语的称赞,使孙光林当时激动得都差点要哭了。这种信任成了他后来遭受打击恢复自信的源泉。

比较无赖的亲生父亲,继父王立强也给过他温情:继父打了他,背着因此而绝食的他去吃饭。于是,我们看到,孙光林的身体在继父脊背上轻轻摇晃,清晨时还那么坚强的自尊,那时被一种依恋所代替。他把脸靠在继父肩膀上时,所感受的是被保护的激动。和孙光林共同生活了五年,像真正的父亲那样疼爱过他、打骂过他的继父,比亲生父亲更像父亲。正因如此,王立强的死构成了孙光林冗长持久的忧伤——从此父爱不再。

1959年出生的孙光林,成人之前,孤独是他的基调。池塘成了伴随他的唯一伙伴。孙光林渴望温情,但他并不懂得什么是温情,他认为那些感动“点”就是温情。温情的一瞥恰恰说明了它的极度稀少和弥足珍贵,但一丝灯钨的温情无法与冷漠的现实抗衡。

透过孙光林的回忆和倾诉,正是基于对生命的一种感受和理解,把历史和现实,精神和存在,人性的审视和温情的寻找融汇起来,由对人生存本质的追问转化成绝望的呐喊。人与人之间朴素、真诚的关心与爱护,才会使漂泊的灵魂找到可以归依的家园。

忧伤之二:忍受生理的躁动与不安

孙光林成为中学生了。一个正处于青春期骚动不安的少年,难免对爱情萌动着憧憬。随着身体的自然成长和欲望本能的疯狂折磨,正常的生理启蒙却呈现出一片空白。“导致的结果,便是欲望的本能扩张和所谓的规范在内心开始对抗。在这种对抗中”(2),孙光林一方面要忍受着手淫的恐惧煎熬,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涌现对女性的甜蜜幻想。自我忏悔,又不断地对异性躯体进行尝试性挑逗。这种行为,不仅给他带来了“战栗”式的本能宣泄,也带来了莫名的恐惧,他陷入生理的极度恐怖的紧张之中。黑夜的安慰总是十分短暂,接踵而至的仍然是恐慌、迷茫和痛苦,身体的成长始终在脸色苍白里进行着。孙光林暗恋女同学曹丽:她的脸无与伦比的美丽,她的笑容让“我”感到甜蜜无比,她的声音使“我”激动不安。她成为“我”黑夜想象中的伙伴。没有人给他解释这种现象和心理,更没有人给他指导和帮助,所以他感觉这是他在黑夜犯下的罪恶,白天看到被自己“伤害”了的曹丽就变得提心吊胆。可以想象孙光林的窘境,整日担心别人会发现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形成精神上的过敏症,影响了他的自信,也因此差点失去友情。当他知道拥有黑黑汗毛的男同学才是曹丽的青睐时,他怜悯自己,认为曹丽破灭了自己美好的向往。

既然没有正当的途径明白这一切,神秘感促使他在朋友苏宇家看了异性的彩色图片,这使他从虚幻的美好跌入到实际的赤裸中。不仅如此,当苏宇因“调戏”少妇被劳教后,他仇恨满腔,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邪恶和令人愤怒。曹丽对成熟男子的喜爱,使她投入了音乐老师的怀抱。私情被揭发后,音乐老师被送进监狱,五年后才获得自由,被发配到一所农村中学。文雅的音乐老师曾经是孙光林的偶像,后来孙光林再见到音乐老师时,衰老替代了音乐老师昔日的风流倜傥,花白的头发在寒风中胡乱飘起。

本是含苞待放的年华,在没有生理教育的年代,他们对青春期毫无心理准备,突然间面对长大的自己,他们因为生理特征的出现惶惶不可终日。苏宇青春期本能的骚乱和冒险,音乐老师和曹丽的遭遇,表明特殊的历史境遇中,爱的严重缺失、伦理体系的空前沦落,青春期只能表现出困惑、焦灼与惶恐,痛苦和忧伤取代了神秘、浪漫和遐想,充满诗意的年华在成人之后留着苍白和恐惧,是文明缺失的代价。

忧伤之三:现实社会中充斥着冷漠、弱肉强食和命运的无常

南门和孙荡就是孙光林眼中的“社会”,他从“社会”现实中感受的是弱肉强食、冷漠和命运的无常,导致他的迷茫和忧伤。比如当他重回南门处境尴尬时,因自留地问题父亲与强壮的王跃进家兄弟争吵,争吵又转化为动武,父母被打得狼狈不堪。但不要命的哥哥孙光平挥舞菜刀砍向王跃进屁股之后,王家兄弟败下阵来。哥哥成了众口皆碑的英雄,孙光林因为没有参与争端,被村人及家人认为是世界上最坏的人。懵懂的孙光林可能出于本能,远离了暴力,却因此被人们彻底否定,成了坏人,加剧了与现实的隔膜,被排斥在整个家庭之外。弱肉强食替代了理性和公正,扭曲了他的判断,加深了他的痛苦。

村里年轻漂亮的姑娘冯玉青代表着孙光林的憧憬。她在遭到王跃进的强奸之后,在众人的围观中,紧紧抱住王跃进的腰,眼睛里充斥着哀求和苦恼。哀求的目的只是让王跃进陪她去医院检查。面对王跃进的辱骂和调笑,围观的旁人只是好奇没有同情。这种对抗和冷漠情形,给孙光林沉重一击——正义没有得到同情、支持和伸张。在王跃进的婚礼上,因为新娘不是冯玉青,孙光林内心洋溢出美好脱离玷污的愉快,但当他看到冯的尴尬,一股难言的忧伤油然而生——冯玉青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了。后来孙光林本以为她的出走就是逃离魔掌,从此过上另一种平静的生活。但是命运的无常使负气出走的冯玉青一步步沦为暗娼,没有改变悲剧命运。不只如此,冯玉青被劳教后,她的儿子——鲁鲁成了流浪儿。孙光林再次见到冯玉青,看到了她遭受岁月摧残的脸,她丧失了青春激情的目光就如黑暗的尘土在漂浮。孙光林的悲哀不是冯对他的遗忘,而是他第一次亲眼目睹到美丽的凋零和生活的残酷。此后孙光林对她的记忆也蒙上厚厚的尘土。也许是相似的命运,也许是孤独的驱使,或者因为冯玉青曾经代表着他的憧憬,他和鲁鲁成了好朋友,但友情因孙光林被迫返回南门而结束。美丽被蚕食,毁灭的阴云越来越沉重地压迫着孙光林的灵魂。

即使在校园,困惑和不安依然拌着他。小学老师张青海,虚伪冷酷,当校园出现写着他坏话的标语时,他根据自己随心所欲的判断,认定写标语的人就是孙光林,从而和林老师一起利用老师的权威对孙光林开始了精神折磨:引诱、进攻、吼叫、拍桌子、瞪眼睛、关进小屋子。在这里,老师的脸上不是慈爱和睿智,而是虚伪和阴险,没有人情味,没有同情心,不顾孙光林的承受能力和真实感受。他们的引诱,那种阴谋的赞扬和微笑,让孙光林渐渐感到做了错事以后认错,比不做错事更值得称赞,于是孙光林怀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无中生有地承认下来。道德、公平、正义的随意践踏加深了孙光林的恐惧和忧伤。颠倒黑白的偏偏是老师,孙光林的灵魂从困惑走向漂泊,无所归依。

专横跋扈的逍遥自在,弱者最终没有改变悲剧命运。生活在这样一个无序的悲剧色彩的环境中,孙光林似乎感到了命运的捉弄,环境力量不仅不可能完善他的性格,反而加剧了他的恐惧与逃避。这样的精神状态,使他无法正视自己,如果用扭曲的眼光来认识人生,得到的必定是一种对人生扭曲的认识。一切令人费解,在那样的时代又那么合情合理。

无处不在的忧伤遍布城镇和乡村,遍布农民家庭、知识分子家庭和军人家庭。不只是孙光林,包括孙光平、孙光明、苏宇、苏杭、国庆、刘小青等一代人都在无序状态中挣扎成长。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中,人道关怀的空前缺乏,社会伦理与道德尊严的严重丧失,致使人们不可避免地沦为一种悲剧性的存在。如:因为青春期本能的骚乱和冒险而被处以劳教的苏宇、沦为暗娼的冯玉青、流浪的鲁鲁、自杀的王立强、落魄的音乐老师,或者成为像孙广才那样一个地地道道的乡村无赖,都是悲剧的典型。这部小说,更像一部少年成长的心灵史,它留下的都是一个个无法排遣的伤痛记忆,是一个少年生命所无法承受的苦难,是无奈、无助、无望而又坚忍不拔的心灵震颤。“无论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毫无亮色而言,毫无希望可说,暴力、恐吓、辱骂是维持这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精神润滑剂。”(3)无处不在的忧伤置入孙光林的幼小心灵中,表现为恐惧和战栗。

虽然余华说这是一本关于回忆的书,但写此小说不是一种完全的自慰。一个作家的责任和情怀使他以冷静的笔触,将孙光林个人的成长遭遇纳入整个时代人物的命运中,使得此作品有大境界,使《细雨中的呼喊》区别于其他成长小说和校园小说,成就时代的意义,那就是对过去的精神苦难进行反思,构筑理性、和谐的的现在和将来。

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池塘,是孤独的见证和化解孤独的地方,它承载了孙光林的忧伤。成年后的孙光林重返故乡,过去的池塘依然存在。池塘的突然出现,使孙光林面临了另一种情感的袭击。这里,池塘暗示他依然不要忘记故乡或者是感激故乡,理由是故乡给予他生命;池塘暗示他不要忘记过去,对过去的苦涩给予提醒,是提醒他改变过去的生活,给予别人甚至未来属于他的和不属于他的孩子以温情,以关怀,唤醒冷漠的心灵和麻木的神经,还生活以新的面貌。特定的物质与道义双重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依旧会有少年在细雨中呐喊,提醒我们对生命进行关注与尊重。

注释:(1)《余华评传》第93页(作者洪治纲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同上书 第103页

(3)同上书 第93页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思想》(邢永富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余华评传》(作者洪治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用典型理论分析文学作品中典型形象

抓住特征 在描写人物肖像的时候,作家一般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最能体现人物精神面貌、神情的突出特征加以描绘。 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婴宁》中对婴宁的描写: 媪曰:“唤宁姑来。”婢应去。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嗔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是何景象!”女忍笑而立。生揖之,媪曰:“此王郎,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生又言之,女复笑,不可仰视。┅┅生无语,目注婴宁,不遑他瞬。婢向女小语云:“目灼灼贼腔未改。”女又大笑,顾婢曰:“视碧桃开未。”遽起,以袖掩口,细碎步而出。至门外,笑声始纵。 在这段描写中,作家对婴宁的外貌没有任何描述,写婴宁就抓住一点:笑态。“隐有笑声”,“嗤嗤笑不已”,“笑不可遏”,“忍笑而立”,“复笑,不可仰视”,“女又大笑”,“笑声始纵”,一路笑来,一路笑去,走到哪里,笑到哪里。这样,一个天真、爽朗、笑态可掬,可爱迷人的妙龄女郎就活生生地站在了读者的面前。“笑”是婴宁最突出的特征,作者只是在不断点染她那天真爽朗的笑声,再加上具有象征意义的鲜花,烘染出主人公天真无邪、富于诗意的美好性格。 注意下意识动作 读者在鉴赏人物的时候,也应注意作家对人物下意识动作的描写,由于这种动作基本不受意识的支配,所以往往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中,有一段薛宝钗绣鸳鸯的细节描写: (宝钗)说着,一面就瞧他手里的针线。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袭人)又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说着,就走了。 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着的那个所在,因又见那个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就替他作。┅┅那黛玉却来至窗外,隔着窗纱往里一看,只见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着在床上,宝钗在身旁做针线,旁边放着蝇刷子。 黛玉见了这个景况,早已呆了┅┅ 鸳鸯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有着特殊含义的,宝钗看了袭人绣的鸳鸯不仅喜欢,还情不自禁、下意识地绣了起来。在幽静的怡红院,一个多情公子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着在床上,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郎贴身坐在他的身边,纤纤玉手拿着针线忘情地绣着戏莲鸳鸯,这是一幅多么富有浪漫情调的构图啊!难怪黛玉看见,早已呆了。宝钗平时十分注意自己行为的规范性,别管真假,她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非礼勿听、非礼勿视,何时敢于如此的大胆?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但是读者正是通过这一平时难以见到的动作,觉察到深藏在宝钗内心的绵绵情思。 鉴赏人物语言 人物语言是叙事性作品的灵魂,高明的作者往往在人物语言的描写上花费较大的力气,以人物语言代替自己的叙述语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物语言一般包括对话和独白。鉴赏人物语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语言看性格 语言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外化,通过人物不同的语言风格,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文化修养和品格性情。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写贾府饮酒行令赋诗: 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长三’。”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鸳鸯道:“右边是三长。”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鸳鸯道:“当中‘三六’九点在。”宝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鸳鸯道:“凑成‘铁锁练孤舟’。”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说完饮毕。 ┅┅ 鸳鸯笑道:“左边‘大四’是个人。”刘姥姥听了,想了半日,说道:“是个庄家人罢!”众人哄堂笑了。贾母笑道:“说得好,就是这么说。”刘姥姥也笑道:“我们庄家人不过是现成的本色儿,姑娘姐姐别笑。”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刘姥姥道:“大火烧了毛毛虫。”众人笑道:“这是有的,还说你的本色。”鸳鸯笑道:“右边‘么’四,真好看。”刘姥姥道:“一个萝卜一头蒜。”众人又笑了。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刘姥姥两手比着,也要笑,却又掌住了,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众人听了,由不得大笑起来。 根据这两段语言描写,就能够看出薛宝钗、刘姥姥两人的修养和身份。通过薛宝钗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知书达礼、文雅多情的富家才女。通过刘姥姥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粗俗爽快的农家妇女。薛宝钗说不出刘姥姥的话,刘姥姥也说不出薛宝钗的话。所以老舍说:“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 (二)从语言矛盾看人物特点 作家常通过人物语言的前后矛盾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处事行为,这是讽刺性作品经常采用的手法。阅读此类作品读者要细心体会人物语言的前后矛盾,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 如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对胡屠户语言的描写。 范进中举前: 不觉到了六月间,这些同案的人约范进去乡试。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你向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门不着。 范进中举后: 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众人都笑起来。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既有狠毒、淫荡的一面,也有聪明、美貌的一面。鉴赏者既要看到她刁钻、凶恶的一面,还要看到她伶俐善变,敢作敢为的一面。

如何欣赏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

历史意蕴、典型的艺术魅力、合乎理想、新颖性。

1、历史意蕴:是世界公认的典型,总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性格刻画,同时显示了“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从而葆有丰厚的历史意蕴。

2、典型的艺术魅力:典型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典型独特的审美效果。

3、合乎理想:由于文学典型总是登峰造极地体现着审美理想,所以,审美理想的魅力,也构成了文学典型的魅力。

4、新颖性:新颖性就是典型塑造的独创性。在文学典型的画廊里,绝不允许重复。

发展:

18世纪后,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把人类的典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进入20世纪之后,由于艺术中心的转移,西方关于典型的研究相对显得沉寂,而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却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并成为中心议题之一。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记叙文是初中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而编入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叙事性散文,还是小说,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支撑。那么,如何分析并把握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文中的人物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感受人物的思想性格。 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鲜活无比的,这种生命的活力源于各种生动的描写:外貌描写呈现的是人物的外在形象;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刻画的是人物的内在性格和思想。只要牢牢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深入分析,揣摩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就定能把握住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例】 „„最后,带着叹赏的舒心,他扔下刮刀,就象一个男士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样,温存关怀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分析】 句中,一个“扔”字传神地刻画出罗丹大功告成后的无比兴奋的心情;而后句中的“披”、“蒙”二字则又生动地再现了罗丹对自己作品的珍爱;最后“又转身要走”表明罗丹工作时的忘我和投入,他完全忘记了站在自己身后的 “我”。由此,罗丹专注于雕塑艺术并力求完美的忘我精神就让我们了然于心了。 二.联系上下文,关注作者的整体运思,全面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的人物,是作家源自灵魂深处的感情人格化的产物,他们支撑着整个小说的故事和主题。这些文学人物形象之所以能超越不同民族、穿越时间隧道、震撼人们心灵并最终留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完全在于作者的精心塑造。因此,我们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关注作者对作品及人物的整体运思和表现手法,全面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例】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二,三,四„„” (《七根火柴》) 【分析】 对于这段话,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它表现了无名战士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追问:它到底是如何表现出无名战士的这种精神和品质的。恐怕学生就说不太清楚了。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前文中有关无名战士的一段描写: 他倚着树根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贮满了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像一块黑毡糊贴在前额上,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答答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无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的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 这段描写,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奄奄一息、濒临死亡的人物形象:即使身子半躺在污水中,也没有丝毫的力气来挪动;粘在额角上的头发、顺着脸颊流下的雨水,他都无力去拂一下。要知道,雨水顺着脸颊流下的滋味是极其难受的,就像虫子在脸上爬行。然而,当他看到卢进勇时,却要“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 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无名战士使出最后一点力气做出的这番举动,意在告诉卢进勇:我交给你的是七根火柴,你可要一根不少地如数交给党组织。这样,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不仅跃然纸上,同时也会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脑海和心田。 三.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品读人物的言行表现,感受作品的人物形象。 文学源于生活却又超越了生活,她是生活的集中化、概括化与典型化。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_百度文库

22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