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北宋文学家,苏轼北宋文学家有哪些
推荐文章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苏轼简介
人物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嘉佑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生平】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苏轼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二年 (1079年),苏轼移任湖州 (浙江省吴兴县),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捕入狱,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做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挖出一句二句,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法律一类的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又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他是指责兴修水利的这个措施不对。其实苏轼自己在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怎会认为那是错的呢?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总结一句话,是认定他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苏轼在御史台内遭到严刑拷问,他自认难逃死罪。最后终能幸免一死。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蒙神宗的恩赐被判流放黄州(湖北省黄冈县),苏轼被拘禁近百日,后获释离开御史台之狱。后人把这桩案件的告诉状和供述书编纂为一部《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汉书·朱博传》:“是时,兀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后世便以御史府为乌府,御史台为乌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他们包括御史中丞李定,监察御史里行(御史台的见习史官)舒亶、何正臣等,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致祸的原由,除上述的“莫须有罪名”外,据说是因为得罪了当时的宰相王安石。当时人的笔记里曾记载其事。说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安石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幺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又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这段记载的真伪已不可考。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轼,错改两句诗似乎不是王安石讨厌苏轼的真正原因。其实质上的原因,当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所以,苏轼才会在仕途有所不顺。
【诗词风格】
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其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 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第三,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溢清。
就词作而言,纵观苏轼的三百余首词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据朱靖华先生的统计类似的作品占苏轼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集中在密州徐州,是那个时期创作的主流。这些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却着实反映了那段时期苏轼积极仕进的心态。而后期的一些作品就既有地方人情的风貌,也有娱宾遣兴,秀丽妩媚的姿采。诸如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田园风光、谈禅说理,几乎无所不包,绚烂多姿。而这一部分占了苏轼全词的十之八九左右,其间大有庄子化蝶、无我皆忘之味。至此,他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其题材渐广,其风格渐趋平淡致远。
【苏轼轶闻】
3、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4、苏轼退房
苏轼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孝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见宋 费衮《梁溪漫志》)
5、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6、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成语出人头地的出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7、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8、打饼祭佛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9、吟诗赏月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金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着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10、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厨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揩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右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
11、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12、生死一线
苏轼入狱后,神宗皇帝为了试探他有没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个小太监装成犯人入狱和东坡同睡。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言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夜里,他倒头睡,小太监又撩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不理不会,用鼾声回答。小太监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说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险至极啊。只要苏轼有一点牢骚和吃不香睡不稳的异样举动,危在旦夕。其实神宗皇帝也是糊涂人,派个太监去凭苏轼的才智又怎么可能瞧不出来呢?
14、“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题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15、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16、对联退敌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 。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17、三人对必有我师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 , 淡月隐梅花。苏轼则填: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 , 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小妹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18、其人之计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19、巫山河水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辙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辙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胜在对仗更加工稳。
0、联气小妹
久未与友谋面的苏轼邀黄庭坚来家做客,小妹见兄长亲自出门迎接,便出了个上句相戏,句云: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合为“朋”字。苏轼知小妹是和自己开玩笑,当即对道:小妹窗前捉半风。“半”对“双”,“风”对“月”,甚为妥贴。有趣的是,“风”的繁体字“风”,半风即“虱”,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气得扭头就走。
21、皛饭与毳饭
苏轼复官后,曾跟黄庭坚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黄庭坚奇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此事说过苏轼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黄庭坚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皛(xiǎo)饭。苏轼欣然应约,并对夫人道:“黄庭坚乃当世学士,读书甚多,他这皛饭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苏轼到了地方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黄庭坚戏弄了。又过了几天,黄庭坚也接到苏轼请帖,邀他去吃毳(cuì)饭。黄庭坚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苏轼陪着黄庭坚从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黄庭坚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mǎo,(冇,“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 黄庭坚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24、进京赶考
传说宋代苏东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风浪,误了开考的时辰。起初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的诉说,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破例允他入试。主考官出的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愧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应声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出句用顺序,对句用倒序。有情景,有过程,有经历,曲折而不呆板,可视为巧对。
26、不忍心拆散
相传,苏轼请邻居吃饭。桌上有一盘油炸麻雀,一共4只,客人毫不客气的吃了3只,还剩1只。这时,邻居对苏轼说:“还剩1只,你把它吃了吧!”苏轼却说:“我不忍心拆散它们,还是你吃了吧!”
27.苏轼与面条
苏轼被贬海南,弟弟苏辙被贬雷州。五月十一日,二人相遇与藤州,惊喜之余到路边小店吃面条,苏轼高旷豁达,处于忧郁的境遇却能随缘自适,转眼之间,已将“粗恶不可食”的面条吃光,苏辙却只吃几口就放下筷子叹气,苏轼开玩笑逗他:“莫非你还想细细品味吗
【写作风格】
苏轼词风可分三类:
1、豪放风格。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2、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
3、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宋苏轼是什么文学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苏洵的长子,人称“苏长公”。
与其父、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访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贬黄州。
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儋州,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
为人正直、性旷达,所传忧国忧民之说,为世称道。
苏轼的书法重在写“意”,走自己的路。
“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谓“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
气韵,可以说是他的书法最大特点。
明董其昌更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
故世称苏的书法之美乃“妙在藏锋”、“淳古道劲”、“体度庄安,气象雍裕”、“藏巧于拙”,是“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而他的书论寓意之说则更加精辟,既为当世直视,又为后世楷模。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诗与黄庭坚齐名,称“苏黄”。
词开豪放派的先声,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能画竹,学文同。
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本文介绍他的生平和书法艺术成就。
苏轼,诞生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
字子瞻,一字子平,又字平仲,自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从小接受优良的文化教育,因其父苏洵游学在外,曾由母亲程氏教他读书识字。
苏轼自幼聪颖,才气横溢,奋励有济世志。
嘉祐二年(1057),二十二岁的苏轼中了进士,后除大理评事,任凤翔府签判。
英宗治平二年(1065),值史馆。
神宗朝,因上书反对王安石新法,出任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三州刺史。
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人从苏轼所作诗文中罗织“诗讪朝廷、讥切时政”的罪名,苏轼因而被捕下狱。
这即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由于多方营救和神宗母亲太后的说情,苏轼在牢中关了四个多月,便释放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哲宗时,旧党执政,尽废新法,苏轼被召还京,迁中书舍人,后除翰林学士兼侍读,复迁礼部尚书兼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
又因和执政者政见不合,他认为不应当尽废新法,因而为旧党一派攻击,出知杭、颖、定三州。
后又回京,官至礼部尚书。
绍圣元年(1094)又贬知英州,再贬惠州,授琼州别驾,一直贬官到儋州(今属海南省)。
徽宗立,移廉州、永州,至英州复任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
直到临死前半年才获赦,北归途中,因病卒于常州(今属江苏),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在政治上虽然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他也有革除弊政、为民谋利益的要求和具体行动,在担任地方官期间都卓有政绩。
作为文学家,他对北宋古文革新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苏诗各体皆工,尤长七言,甚至“嬉笑怒骂之词,皆可书而诵之”。
苏词创立豪放一派,突破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爱、离愁别绪的内容与格调,又是一大革新。
在绘画创作及理论方面,苏轼也有贡献。
他第一个使用“士人画”的名称,特别看重文人画,对文人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苏轼具有的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和革新精神,在书法艺术中也体现出来,并且取得卓越的成就。
苏轼敢于创新。
“唐人尚法”,他却认为执笔无法,书法乃无法之法。
他斜执笔,用侧锋,遭人讥议,却笔挟伟力豪气。
他置“书贵瘦硬方通神”的训则于不顾,用既肥又扁的字形,吐露萧散风神。
他在书法作品中抒发他的才情学识,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个性情绪的触发都在作品的笔画中表现出来。
苏轼虽然天分很高,但他之所以能够自成体势,自辟门户,自树一帜,实赖长期的砥砺和探索。
苏轼的书学渊源,黄庭坚有过论述:“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指王羲之),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徐浩),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城悬(柳公权)。
中岁喜学颜鲁公(颜真卿)、杨风子(杨凝式)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李邕)。
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
”又说:“东坡少时规摹徐会稽(徐浩),笔圜而姿媚有余;中年喜临写颜尚书(颜真卿),真行造次为之,便欲穷本;晚乃喜学李北海,其豪劲多似之。
”这两段话,基本上概括出苏轼从早年到中年直到晚年的书法变化及其特点。
苏轼从晋人处问津。
苏轼之子苏过也曾说过:“吾先君子,少喜二王书。
”从苏轼早岁作品,比如《治平帖》的姿态秀媚、风流韵胜,即可见一斑。
苏书行草的丰秀、潇散,深受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影响,尤其是二王尺读书艺的风格,同样在苏轼的尺牍中体现出来。
苏轼从晋人处求门径,别有会心,自有见地。
他在《书所作字后》曾说:“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仆以为不然。
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其法度,乃为得之。
”他认为执笔无定法,关键能使笔流转而将书家的气息宣泄出来,在晋人为韵,在自己则写意。
根据这个原则,他作书取斜执管、虚而宽之法,自开门径,终得晋代书家的审美精髓:一切自由活泼,力去斧凿雕饰。
南朝齐的王僧虔对于苏轼也颇有影响。
王僧虔是王羲之的四世族孙,官至尚书令,工真、行书,对于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著有《书赋》、《论书》、《笔意赞》等。
他的行书,精致丰赡,而且神高气全,有一种风流气骨。
苏轼之学王僧虔,明王徲登在《治平帖》跋语中即已提到:“苏文忠书法出自王僧虔,仰希江郢小郡帖,谁谓不由晋辙哉!此书之迹全类僧虔。
”今人侯镜昶也认为,苏书源出王僧虔、徐季海,以后参以《东方画赞》,并直溯钟繇,加以变化,遂趋精深。
从唐贤处继承,是苏轼书法的又一源头。
他对颜真卿最为钦敬,受其影响很深,且常自比颜鲁公。
黄庭坚曾有评:“以余考之,绝长补短,两公皆一代伟人也。
”苏轼首先激赏颜书的变法精神,这是与他自己的创造精神相吻合的。
他又心爱颜书中所表现出来的雄健豪迈之气,颜书的丰腴雄媚的笔画、端庄厚重的结字、元气充盈的章法,都用心采撷。
清代梁(山献)《评书帖》中说:“东坡书世谓出于颜,细观其转折顿挫,实本《圭峰》,《姑熟帖》内《归去来辞》转折皆然。
”明代王世贞也说过:文忠“擘窠大书,源自鲁公,而微欹近碑侧记”。
其子苏过早就说过:“吾先君子岂以书自名哉!特以其至大至刚之气,发于胸中,而应之以手,故不见其有刻画妩媚之态,而端乎章甫,若有不可犯之色。
少年喜‘二王’书,晚乃喜颜平原,故时有二家风气。
”(转引自宋葛立方《韵语阳秋》)从这些评论都可看出颜真卿其人其书多方面地影响了苏轼的书艺。
然而苏轼学颜而有变化,自加熔铸,且能与之相颉颃。
徐浩、杨凝式、李邕等人的书艺,也是苏轼书法的渊源。
徐浩,字季海,官至太子少师,封会稽郡公,人又称徐会稽。
皇帝四方诏令,多出其手。
苏轼曾有诗云:“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可见苏轼对徐书很有研究,早年、中年写的有些字,风格与徐浩接近。
清人吴德旋在《初月楼论书随笔》中说:“东坡于少师(指徐浩),神似非形似,观其笔势,殆可伯仲。
”但苏过却说:“俗手不知,妄谓学徐浩,陋矣。
”说明苏之学徐只是一个方面。
宋人对杨凝式很崇拜,苏轼从杨书中仿其欹侧取态,得其跌宕雄杰之致,汲其萧散古雅之趣。
苏武自云:余书“稍放似杨风子。
”李邕,又称李北海,以行书书碑,豪气挺拔,遒劲飘逸,又多变化。
清何绍基《东洲草堂文钞》云:“至《李思训碑》、《任令则碑》之荡轶,《端州石室记》之敦朴,《麓山寺碑》之遒劲,《李秀碑》之肃穆,《卢正道碑》之精丽,《灵岩寺碑》之静逸,《龙兴寺额》四大字之雄厚,既各造其妙,而纯任天机、浑脱充沛则以《法华寺碑》为最胜。
”因此,苏轼学李邕又效其书的风格纷呈。
苏轼又学柳公权,且评论“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书店氏六家书后》)。
苏轼既向前代名家学习,对于当代书家也常留意。
他对欧阳修很钦佩,多有触悟,曾说:“欧阳公书笔势险劲,字体新丽,自成一家。
”“文忠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
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眉丰腴,进趋晔如也。
”他也赞赏蔡襄,说:“……蔡君漠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
”而对当时世人推崇的李建中、宋宣献,则有所贬抑,谓“宋寒而李俗”,“格韵卑俗”。
苏轼分析蔡氏书学模式也即是他自己学书的路子。
苏轼自况:“仆书尽意作之似蔡君漠。
”其他如王安石、黄庭坚、米芾、秦观等,苏轼同他们都有过书艺上的探讨交流。
特别是对米芾和黄庭坚,他评:“米芾行书,王巩小草,亦颇有高韵,虽不逮古人,然亦必有传于世也。
”黄庭坚出自苏轼门下,两人堪称知音,常常探讨书艺,一次,苏轼说:“鲁直(黄庭坚字)近字里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
”黄庭坚则说:“公之字固不敢轻议,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
”两人相与大笑,以为深中对方之“病”。
苏轼从前代和当代书家中汲取营养,他一生的坎坷遭际也无不影响和促进他书艺的成长,终于达到卓然自立的境界。
黄庭坚曾就他的生活阅历评说:“东坡书早年用意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
其彭城以前犹可伪,至黄州后,掣笔极有力,可望而知真赝矣。
”可见苏轼生命之波澜,至黄州一变;苏轼书法艺术,在黄州也随之一变。
历炼越深,其书艺也愈加超越自我。
他至儋州后又为之一变,如元郭界《苏轼书离骚九辩卷跋》中云:“东坡先生……,晚岁自儋州回,挟大海风涛之气,作字如古槎怪石,如怒龙喷浪、奇鬼搏人,书家不可及。
”在苏轼那里,书艺与他的文学成就一样,随着生命的流走,阅历的加深,愈益闪放光辉,通向美妙的境界。
碑学: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宋代的碑学与唐代碑学相形见绌,唐碑刻之雄风至宋代已渐衰。
然而宋代书家也有继步前人、身手不凡者,如蔡襄之书碑卓然可观,此后则为苏轼。
今人侯镜昶说:“蔡书知名之时,正是颜书大盛于宋代之日。
然而当时书家能碑者极少,独蔡能之。
东坡能承唐碑之余绪,足见其书法功力之深。
”“宋书家善碑者,除蔡襄以外,东坡一人耳。
”(《书学论集•论苏黄米书艺》)虽然由于北宋在政治上的斗争复杂,苏轼所书碑刻也被毁,但尚有拓本流传,可睹苏轼碑学上的成就。
帖学:无穷机轴出清新
刘熙载《艺概•书概》云:“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
东坡论传神,谓:“具衣冠坐,敛容自持,则不复见天。
”《庄子•列御寇》篇云:“醉之以酒而观其则。
”皆此意也。
”苏轼固然在正书碑刻中显示了他的气韵与艺术个性,但在行草中的神韵传达得更为淋漓尽致,更体现了他的创造性。
寓意:适意无异逍遥游
苏轼又是一位杰出的艺术评论家,于文学、于书画等都有深刻、独到的论述。
他曾透过书法与诗的演变,发现由魏晋至唐代的特点、转捩及其两者的沟通处。
如《书黄子思诗集后》云:“予尝论书,以谓钟(繇)、王(羲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
至唐颜(真卿)、柳(公权),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至于诗亦然。
苏(武)、李(陵)之天成,曹(植)、刘(桢)之自得,陶(渊明)、谢(灵运)之超然,盖亦至矣。
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
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
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馀子所及也。
”正由于颜、柳体兴起,致使钟、王之法式微;又因李、杜崛起,才使六代的古诗中衰。
可见诗、书之道是相通的。
此类论诗文、书画之见解,苏轼发秘者甚多。
这里着重探讨苏轼书论中“寓意”说。
从中可见他对时代书风及以往书史的认识的深度。
苏轼在《次韵子由论书》诗中说:“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尝谓不学可。
”又《石苍舒醉墨堂》诗:“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这些以诗论书的言论闪烁着书艺的智慧。
宋人将书法艺术用以写意、乐心、游息,可以不计工拙,在自由的挥洒中,抒发精神的自由,视为人生一乐。
苏轼认为在明窗净几的环境中挥毫,且笔砚纸墨又极精良,这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欧阳修曾有书法“乐心”说,苏轼也视书法为求适意、寓意而已:“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怀晚岁,则犹贤于博奔。
”他从作字中体会到“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这是一种获取心灵 *** 、调节生活色彩与节奏,又是寄寓作者意志、抒 *** 怀的雅行,因而至老不倦。
书法既为寓意,当自出新意。
苏轼就自我剖示过:“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自出新意,是一种抒写自我的意趣;不践古人,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创造。
苏轼的书法确实是追求自我精神的遨游,信手遣兴,显其天真烂漫。
宋人尚意趣,有苏轼振响于前,又有黄庭坚反“俗气”、米芾讲“真趣”继响于后。
而一以贯之者,即是不作“奴书”,超越世俗,让书法自由地抒写性灵,表现意趣!
苏轼认为,新意之出,当在变法,因此他赞扬颜真卿:“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苏轼不拘古人成法,广学博取,变化镕铸,才形成独特的风格。
他的“变法”书法观,曾遭到当时一些人的非议,说“东坡用笔不合古法”。
黄庭坚则反问道:“今俗子喜讥评东坡,彼盖用翰林侍书之绳墨尺度,是岂知法之意哉?”黄庭坚、米芾都从苏轼的变法观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书法既求寓意,所以不必计较工拙。
苏轼曾说:“貌妍容有矉,璧美何妨椭?”(《次韵子由论书》)苏轼书法不计工拙,也遭到当时一些士大夫的讽刺,或谓其书多病笔,“作‘戈’多成病,又腕著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等等。
黄庭坚也有辩:“此又见其管中窥豹,不识大体。
殊不知西子捧心而颦,虽其病处,乃自成妍。
”心有灵犀一点通,黄庭坚可谓深识苏轼书艺之妙谛。
书法既求寓意,就不必矫揉造作。
苏轼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论书》)书法作品既是自我心灵的坦露,又何必刻意做作呢?在火候未到时苦求其“佳”,“佳”偏偏不来;待瓜熟蒂落时,“佳”不召而自来。
他提倡“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论书》)。
胸中有浩然之气,便能发之于胸,应之以手,便能听笔之所至,犹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也不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当然,苏轼指出的“不失法度”是辩证的,主要的法度即是“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论书》)。
如能神而化之,则法意互得,互辅互行,无意于佳而自佳。
苏轼的书艺便是如此,大小不论,纵横斜直,率意而成,却无不如意,达到自然天成的境界。
书法既求寓意,当以晋贤为榜样。
苏轼在《题王逸少帖》诗中写道:“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
何曾梦见王与钟,妄自粉饰欺盲聋。
有如市倡抹青红,妖歌嫚舞眩儿童。
谢家夫人澹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
天门荡荡惊跳龙,出林飞鸟一扫空。
为君草书续其终,待我他日不匆匆。
”苏轼在这里指出张旭、怀素,追求世俗所好,欺世盗名。
他赞赏钟、王书法中的萧散韵趣,他称道谢道韫(王凝之妻)的书法澹雅丰容,潇洒超脱,有林下之风。
他在《书刘景文所藏王子敬帖》绝句中赞赏王献之短短两行十二个字,“气压邺侯三万签”(邺侯,指唐代李泌)。
在这一贬一褒中,透露出苏轼书法审美的理想是以晋人风格为依归的。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诗)他认为书法艺术不能仅靠一种秃笔堆成山的苦练,高品位的书法更需要高度的文化素养。
读万卷书,学养深厚,学问与艺术间相互渗透,才能妙悟通神,才能够手眼不凡,新意迭出。
这两句诗含意深刻,耐人体味。
苏轼的“寓意”说,在黄庭坚、米芾那里又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凝结出宋代书法审美的“尚意”思想。
黄庭坚就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米芾在《书史》中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
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这是以游戏态度来看待书法。
从书法中看到娱乐性,可以说是传统书学中的新的认识。
宋代书家尚意,摆脱唐法之束缚,追求晋书的真趣。
但是晋人书法之韵趣是与彼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的。
时代、环境、社会意识、风尚不同,宋人已不可能恢复到晋代那样崇尚玄学、崇尚清谈,也不可能像晋人书法那样冲淡神远。
因此,同样是追求真趣,宋人与晋人并不一样。
宋人书法放纵不羁,恣肆横逸,在率直中得其意;晋人书法是在新鲜活泼、自然天成中得其韵。
朱熹说到宋代书家,“至于黄、米而欹侧怒张之势极矣”(《朱子文集》)。
今人宗白华也说:“苏、黄、米、蔡等人的书法也力追晋人萧散的风致。
但总嫌做作夸张,没有晋人的自然。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宋人虽未达到晋人那种神韵,但毕竟与唐人风格迥异,他们创造出新的书艺境界,这与苏轼的书学观念和实践是密切相关的。
四家之首 百代风流
“宋四家”中谁居其首?历代书家评论不一。
综合诸种情况审视,苏轼应居首位。
这里主要申说一点,即苏轼对宋代书风的创造与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实践上,由于他的倡导,宋代碑刻形成了异于唐代的新风貌,在帖学方面开创了宋代行草的独特风格。
在理论上,由于他的寓意说的影响,尚意的观念渗入书家之心,成为创作思想上的一种指向。
在社会上,由于他的特殊地位与感召力,其书艺特色、书学思想影响到一大批人,影响到一代书风。
正如杨守敬所说:“苏东坡书,自是有宋第一,流传既多,沾溉亦众;二王后独出冠时,别开生面。
”(《学书迩言》)
在宋代,学苏书者甚众。
苏辙的字一如其兄,古拙刚健,晚年尤佳;次子苏过的笔法近似乃翁。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先学苏字,后自成一家。
又如周邦彦、李纲、陆游等,皆力学苏书。
宋代士流以得苏轼的书迹为荣。
黄庭坚曾说:“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
有乞书者,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
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
性喜酒,然不过四五龠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
虽谑弄皆有意味,真神仙中人。
”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记录了一段故事:东坡南窜,议者请悉除其所为文,所在石刻多见毁。
徐州黄楼,东坡所作,子由为赋,坡自书。
时为守者不忍毁,但投其石城壕内,而易楼名“观风”。
宣和末年,禁稍弛,一时贵游以蓄东坡之文相尚。
苏轼所写的碑,人们不忍毁掉;收藏其字的却大发其财!宋以后学苏书者,代不乏人。
明代吴宽、唐寅,清代张之洞等都是学苏书的好手,而从苏书中汲取营养与灵感的人更是不胜枚举。
苏轼其人其书,自当世世传颂,百代风流!
苏轼是宋代的什么家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bai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他最重要的历史成就不在于政治,而在于文学,他是宋代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诗词书画加之散文,都能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很多还是那方面的巅峰代表。
苏轼是一个豁达之人,在因为反对新政,而遭到新政一派的诬陷贬谪之后,他虽然因为被贬谪而郁闷,但是一直都用自己的内心来排解。他醉心山水,求得心灵上的平静。
扩展资料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诗人苏轼是什么朝代的人?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苏轼是什么家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文学家、散文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原名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人苏东坡为苏仙。苏东坡汉族,四川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学领袖。在写诗、语言、散文、书和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苏轼的成就
苏东坡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一、政治风骨。在北宋后期,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朝庭上针锋相对势不两立。而苏轼能从社稷安危的视角出发,敢于直言,体现出高风亮节的政治品格。他最大的政绩就是在担任杭州通判期间,疏浚整治西湖,将瘀泥就地堆砌成苏堤。不仅造福杭州百姓,也使苏堤至今仍为"西湖十景"之一。
二、诗词成就。苏轼是宋代"豪放派"诗词的代表,他一扫五代以来婉约奢糜的文风,作品以风骨卓然、旷达乐观、情感真挚、天然率性风格著称。如《赤壁赋》、《后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等。直抒胸臆,大气磅礴,至今仍为世代传诵的佳作。
三、书法造诣。苏轼是宋代"尚意"书法的先驱,作品沉着深厚,在古朴中又不失潇洒豪放。尤其是他提倡的"执笔无定法,要使虚得宽"的理论,至今在书法界影响深远。代表作品有《寒食帖》、《李白仙诗卷》、《次辩才韵诗帖》、《东武帖》、《治平帖》等。
四、美食鼻祖。红烧肉是苏轼发明的一道经久不衰的美食,因他烧的肉醇香色美,肥而不腻,故又称作"东坡肉"。而他被流放到海南儋州时,几乎穷困潦倒,于是把人家遗弃的羊脊骨拿回来,洗净抹盐后放火上烤,结果又成了东坡烤羊脊的名肴。此外还有东坡鱼、东坡羮、东坡饼也一直颇受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