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活动

5U文学网 > 实用文 > 活动方案 > 促销活动 > 古代天文学家有哪些著名人物,古代天文学家叫什么名字

古代天文学家有哪些著名人物,古代天文学家叫什么名字

| admin

古代时期有哪些伟大的天文学家?

古代靠天文历法记时,也就是俗称“夜观天象”,占算吉凶。几乎每个朝代掌管历法的官员都是伟大的天文学家,他们耕耘于用肉眼观察星辰变化,同时会把这些变化记下,记载到每个朝代的史书之中,如《汉书·五行志》便有载记。

举几个较为知名的古代天文学家:

淮南王刘安及下属门客

古代最早记录黑子这一天文现象的就是在淮南王和下属门客写的这本《淮南子》之中,书中记载:“日中有踆乌。”踆乌其形就是黑子。在汉书之中也有记载,这次黑子出现的时间和位置都写得清清楚楚,这是被世界公认的最早的黑子记录。

《五星占》的作者

《五星占》是我国第一本天文学著作,其贡献不言而喻。这本书是从马王堆出土的书籍,记录了五大行星运转的规律,在汉代古人只能肉眼观察天空时候,作者居然能过超脱这个星球之外,利用星云气象,测算到其他星球运转的规律,可谓是中国天文学先驱。但可惜的是,这本书究竟是何人所写的,还有待考证。

西汉张衡

张衡提出了“浑天说”,认为天就如同鸡蛋一样,地是鸡蛋的蛋黄,独居在一个空间里面,天就是蛋白,紧紧包裹的大地,使天地能够乘气而立。他还写了一篇文章,名为《灵宪》,探索了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以及五大行星运动和地球的关系。在对天文地法的研究之上,研制出地震仪。

东汉刘洪

他在观察天文,研算历法的基础之上,创立了乾象历,把东汉早期谈文学家的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升华,能够测算日月蚀,准确使用回归年和朔望月的数据,为天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数据和方向。

古代天文学家有哪五位

只有四位著名的

中国古代四大天文学家分别是:

1、石申,一名石申夫,魏国人,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一百二十一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所用。经过长期观测,详细考核,测出恒星138座,810个。他与楚人甘德根据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所制成的图表,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恒星表,在世界天文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2、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3、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4、郭守敬(1231-1316),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郭守敬编撰的天文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和《修历源流》等十四种,共105卷。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天文家,各有哪些?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位天文学家是:张衡,祖冲之,石申,郭守敬。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人 ,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祖籍范阳郡遒县,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汉族,顺德府邢台县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

石申,生卒年待考。一名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

天文学家有哪些著名人物?

天文学家有这些著名人物:

1、张衡 (中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官员)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已经散佚。明代学者张溥辑有《张河间集》。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人誉为“木圣”(科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2、约翰尼斯·开普勒

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与占星家,公元1571年12月27日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符腾堡(现属德国)的威尔德斯达特镇,公元1630年11月15日因病卒于巴伐利亚公国雷根斯堡,享年58岁。

3、祖冲之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4、伽利略·伽利雷 (近代科学实验奠基人之一)

是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 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人。伽利略被称为“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方法之父”、“现代科学之父 ”。

5、泰勒斯,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出生于爱奥尼亚的米利都城,创建了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

古希腊七贤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泰勒斯是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泰勒斯的学生有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等。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天文学家是谁

1.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天文学家是谁啦~~~~~~~~~~~~~

张衡 啊 ————————————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

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后世称张衡为木圣(科圣)。张衡字平子。

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

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

2.列举中外历史上十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五位中国的,五位外国的.

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 羲和,中国远古时代天文历法学家.甘德,战国时代天文学家.石申,战国时期魏国天文学家.贾逵(30~101),东汉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张衡(78~139),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刘洪,东汉末天文学家.何承天(370~447),南北朝时代天文学家.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刘焯(544~610),隋朝天文学家.李淳风(602~670),唐代初期天文学家、数学家.一行(本名张燧,683~727),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和佛学家.曹士为(生卒年不详),历法家,活动于唐德宗建中年间.梁令瓒(),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苏颂(1020~1101),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杨忠辅(生卒年不祥),宋代天文学家.郭守敬(1231~1316),元代天文学家.王恂(1235~1281),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邢云路(),明代天文学家.徐光启(1562~1633),明末杰出科学家、天文学家.薛凤祚(1600~1680),明末清初数学家、天文学家.王锡阐(1628~1682),明清之际民间天文学家.梅文鼎(1633~1721),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外国天文学家 :爱因斯坦 第谷 哈雷 霍金 拉普拉斯 勒梅特 梅西叶 阿利斯塔克。

3.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文学家有哪些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石申,一名石申夫,魏国人,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占星家。石申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是他与甘德所测定并精密记录下的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代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攻下南宋首都临安,在统一前夕,命令制订新历法,由张文谦等主持成立新的治历机构太史局。太史局由王恂负责,郭守敬辅助。在学术上则王恂主推算,郭主制仪和观测。

至元十五年(或十六年),太史局改称太史院,郭守敬为同知太史院事,建立天文台。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至元十七年编出新历,经忽必烈定名为《授时历》。

4.列举中外历史上十位著名的天文学家

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 羲和,中国远古时代天文历法学家。

甘德,战国时代天文学家。石申,战国时期魏国天文学家。

贾逵(30~101),东汉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张衡(78~139),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刘洪,东汉末天文学家。何承天(370~447),南北朝时代天文学家。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刘焯(544~610),隋朝天文学家。

李淳风(602~670),唐代初期天文学家、数学家。一行(本名张燧,683~727),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和佛学家。

曹士为(生卒年不详),历法家,活动于唐德宗建中年间。梁令瓒(),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

苏颂(1020~1101),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杨忠辅(生卒年不祥),宋代天文学家。

郭守敬(1231~1316),元代天文学家。王恂(1235~1281),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邢云路(),明代天文学家。徐光启(1562~1633),明末杰出科学家、天文学家。

薛凤祚(1600~1680),明末清初数学家、天文学家。王锡阐(1628~1682),明清之际民间天文学家。

梅文鼎(1633~1721),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外国天文学家 :爱因斯坦 第谷 哈雷 霍金 拉普拉斯 勒梅特 梅西叶 阿利斯塔克。

5.列举中外历史上十位著名的天文学家

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

羲和,中国远古时代天文历法学家。

甘德,战国时代天文学家。

石申,战国时期魏国天文学家。

贾逵(30~101),东汉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

张衡(78~139),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刘洪,东汉末天文学家。

何承天(370~447),南北朝时代天文学家。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刘焯(544~610),隋朝天文学家。

李淳风(602~670),唐代初期天文学家、数学家。

一行(本名张燧,683~727),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和佛学家。

曹士为(生卒年不详),历法家,活动于唐德宗建中年间。

梁令瓒(),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

苏颂(1020~1101),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杨忠辅(生卒年不祥),宋代天文学家。

郭守敬(1231~1316),元代天文学家。

王恂(1235~1281),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邢云路(),明代天文学家。

徐光启(1562~1633),明末杰出科学家、天文学家。

薛凤祚(1600~1680),明末清初数学家、天文学家。

王锡阐(1628~1682),明清之际民间天文学家。

梅文鼎(1633~1721),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李善兰(1811~1882),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外国天文学家 :

爱因斯坦

第谷

哈雷

霍金

拉普拉斯

勒梅特

梅西叶

阿利斯塔克

6.我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是谁

张衡、石申、郭守敬、祖冲之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石申,一名石申夫,魏国人,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

《史记·天官书》记载,战国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有四家:“在齐,甘公;楚,唐昧;赵,尹皋;魏,石申.”还说各家的天文学都有占星术的内容,在他们的著作中能够看到当时战乱相寻的形势,记录着为政治事件占验的各种各样的说法,即“田氏纂齐,三家分晋,并为战国.争于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谨疾疫焦苦,臣主共忧患,其察视祥候星气尤急,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从(纵)衡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史记正义》引南朝时代梁阮孝绪的《七录》说,“石申,魏人,战国时作《天文》八卷也.”可惜书已失传.

石申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是他与甘德所测定并精密记录下的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相传他所测定的恒星,有138座,共880颗.从唐代《开元占经》中保存下来的石申著作的部分内容看,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有“石氏曰”的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今本《开元占经》中佚失6个星官的记载).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对不同时代天象的计算来验证,表明其中一部分坐标值(如石氏中、外星官的去极度和黄道内、外度等)可能是汉代所测;另一部分(如二十八宿距度等)则确与公元前4世纪,即石中的时代相合.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代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二年.

郭守敬幼承祖父郭荣家学,攻研天文、算学、水利.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攻下南宋首都临安,在统一前夕,命令制订新历法,由张文谦等主持成立新的治历机构太史局.太史局由王恂负责,郭守敬辅助.在学术上则王恂主推算,郭主制仪和观测.

至元十五年(或十六年),太史局改称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为同知太史院事,建立天文台.当时,有杨恭懿等来参予共事.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至元十七年编出新历,经忽必烈定名为《授时历》.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7.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文学家有哪些

现代:高鲁(1877~1947),现代天文学家,中国天文学会创始人,参与紫金山天文台选址; 余青松(1892~1978),现代天文学家、紫金山天文台创建人; 张云(1897~1958),现代天文学家; 李珩(1898~1989),现代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首任台长,名誉台长。

陈遵妫(1901~?),现代天文学家; 张钰哲(1902~1986),现代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首任台长。 程茂兰(1905~1978),现代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首任台长。

戴文赛(1911~1979),现代天文学家;著名天文教育学家,南京大学首任系主任。 黄授书(1915~1977),美籍华人,天体物理学家; 林家翘(1916~ ),美籍华人,现代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星系密度波理论创始人之一。

王绶馆(1923~ ),现代天文学家,中国射电天文学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第二任台长。 叶叔华(1927~ ),现代天文学家,中国天文地球动力学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第二任台长 古代: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源)人。

公元429年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一个官宦人家,虽原籍北方,但几代祖先都在江南做官且通晓历法。祖父掌管土木工程建筑,父亲也学识渊博。

他从小有机会接受家传科学知识,青年时代进入专门研究学术的华林学省学习研究。祖冲之曾作过州从事史,公府参军,县令,最高官至长水校尉,享受四品俸禄,公元500年去世。

祖冲之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生平著作很多,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在数学方面的论著,不幸均已失传。

在历代国内外的各种图书目录中,可以见到他所写的数学著作的书名有“缀术”6卷,“九章算术义注”9卷,“重差注”1卷。在天文历法方面,他编制成“大明历”,并为大明历写了“驳议”。

在古代典籍的注释方面,祖冲之有“易义”、“老子义”、“庄子易”、“释论语”、“释孝经”等著作,但亦均失传。文学作品方面他著有“述异记”10卷,在“太平御览”等书中可以看到这部著作的片断。

从青年时起,祖冲之便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兴趣。他把从上古时起直至他生活时代的各种文献、记录、资料,几乎全部搜罗来进行研究,并且亲自进行精密的测量和仔细的推算。

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他对刘歆、张衡、郑玄、阚译、王番、刘徽等科学家的工作进行了仔细研究,一一驳正了他们的错误,导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结果。

准确到7位有效数学的园周率数值便是人所共知的例子。 园周率π的计算,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数学水平。

中国古代也和世界上任何文化开发较早的国家和地区一样,人们最早使用的园周率是3。这一误差很大的数值一直沿用到汉代。

入汉以后,对园周率的改进吸引了不少科学家的注意,都作了一些工作。最为重要的是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他用“割园术”计算出的园周率为3.14。

关于祖冲之在园周率方面的工作,其史料仅见于《隋书·律历志》中还记载说,祖冲之还给出了园周率的两个近似分数值: 密率:π=355/113,小数点后6位准确, 约率:π=22/7,小数点后2位准确。 在欧洲,1100多年后才算得355/113这一数值,被称为“安东尼兹率”。

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在1912年提出应称π=355/113为“祖率”。 关于祖冲之是如何算得如此精密的结果,没有任何史料流传下来,这是非常遗憾的。

不过根据当时的情况判断,祖冲之用的仍是刘徽的“割园术”。果真如此的话,祖冲之需要计算出园内接正12288边形和正24576边形的面积,要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达130次以上,每次运算都要精确到9位数字,可以想象,在当时用罗列算筹来计算,是需要何等的精心与超人的毅力。

关于球体体积的计算,是祖冲之及其儿子祖(日桓)在数学方面又一项了不起的成就。祖氏父子根据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担出的正确方法,求得了球体体积公式 球体积=4/3πγ3。

在导出球体积公式的过程中,祖氏父子总结出了所谓的“祖氏原理”。在西方这一原理被称为“卡瓦列里原理”,但它的发现者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里(B.Cavalieri 1598~1647)比祖氏父子要晚1100多年。

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大都包含在他所编制的大明历和为大明历所写的“驳议”中。祖冲之通过精密的观察测量,发现当时奉行的由前辈著名天文学家何承天所编制的元嘉历有不少错误,于是着手编制大明历,公元462年编成,时年只有33岁。

祖冲之对历法的编制做出了很多创造性的贡献,大明历是这个时代一部最好的历法,但是却遭到皇旁宠臣的反对。直到祖冲之死后10年,由于他儿子祖(日桓)的坚决请求,经过实际天象的校验,大明历才得以正式颁行。

东汉时期,也就是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前(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相隔二十年后(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阳的又一台仪器――“候风地动仪”,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

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 这两台著名仪器的发明者就是张衡。

22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