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美学价值,文学作品中的美学价值有哪些
推荐文章
茅盾的《子夜》在传统文学中有什么样的美学价值?
茅盾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卓越的小说家,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每一部都是一幅规模宏大的现实主义画卷,他的作品更不缺乏深厚的历史内容和极高的美学品位。比如茅盾于1932年成稿的《子夜》,因其内容庞大、人物众多、事件错综复杂、对后世影响深远,被文学家瞿秋白评价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子夜》也成为了茅盾文学创作的高峰。基于《子夜》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近几十年来对于这部文学作品的研究成果颇多,那么他的这部长篇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又具备什么样的美学价值呢?
真实深刻的描写方法
《子夜》最杰出的美学价值,当属对于中国上世纪30年代初,社会现象真实而深刻的描写。茅盾将《子夜》社会大背景设定为1930年5月至7月间的上海,这个时候的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帝国主义侵略、军阀混战、民族工商业被吞并、农村衰败,都是这一时期最真实的社会面貌。所以,作者就以主人公吴荪甫为中心,以这一群民族资本家的斗争与破产经历为主线,揭示了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内忧外患的窘境,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民族资本家,最终都难以避免地走上了必然会破产的道路。其实作者就在告诉读者,想要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对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而言,是完全不可取的。
在披露社会现实的同时,《子夜》对于这一时期的中国革命发展形势并没有避之不谈,茅盾而用了大量篇幅与笔墨,预示中国革命形势正在趋于高涨状态之中。比如丝绸厂的工人反剥削反压迫的工人罢工浪潮,农民所发动的武装暴动,由地下党所领导的反革命武装以及土地革命运动。这些通过提示性侧面描写所表现出来的一场场中国革命,展现了工人与农民阶层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些底层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主义的斗争,让小说中的矛盾斗争更加尖锐化,从而预示着中国革命正在发生改变、日益高涨的一种精神气。
对于环境、人物的塑造
《子夜》的美学价值还在于这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作者对于现实环境的典型描写和人物真实性的塑造,让小说中的文学背景更加现实化。茅盾在创作《子夜》时,描写环境的词语拿捏得十分到位,比如茅盾笔下的五月上海外滩夜景,有“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叫人炫目的强光”、“电车线时时爆发出几朵碧绿的火花”、“霓虹电管的赤光”,再配合上“女人身上的香气、奇装艳服、袒胸裸腿”,上海外滩奢靡的景色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更烘托出了民族资本主义家享乐成风的典型现象,这种对于现实环境的语义还原,更容易将读者拉入到故事中去。
那么茅盾又是如何让故事中的人物,如同真实存在一般跃然于纸上呢?以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主人公吴荪甫为例,茅盾在创作这个人物的时候,就运用了统一性、多样性、复杂性这三点综合起来的统一美学原则。吴荪甫的统一性表现为他是那个时代里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所以在吴荪甫的身上,能够突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家,特有的鲜明个性与共性。生活在这一阶段的资产阶级,他们在经济上受到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压制、威胁,又从欧美资本家那里学来了一套如何剥削压榨工人的管理方法。他们足智多谋,敢为人先,但是他们身上的残酷剥削性与贪婪性,又渗透在这些资本家的每一根血管里,吴荪甫如此,其他的资本主义家也是如此。
为了让吴荪甫的形象更加鲜明,茅盾就在这个人物的身上赋予了多样性与复杂性。毫无疑问,吴荪甫作为一个民族资本家,他自然也秉承着利益至上的贪得无厌与雄心壮志,所以他才会勾结军警,采取残酷血腥暴力的手段,压迫、剥削工人的血汗钱。但是在他为企业和个人谋取利益的同时,吴荪甫体现出来的富有魄力与善于计谋的性格,也是他出彩的地方。但是读者也不得不承认,吴荪甫也有脆弱、阴暗的一面,在他背水一战企业破产已成定局之时,他所能做的就是暴跳起来,从一旁的书桌抽屉里拿出手枪对准自己胸口,因为在这个故事的最后,他只能以软弱无能的方式选择屈服。这样一个多面立体的人物,让吴荪甫成为了中国文学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独一无二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
故事发展错综复杂
《子夜》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各种矛盾冲不停、线索交错复杂的故事发展过程中。茅盾的这部文学作品,可以被视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整个故事围绕着吴荪甫与赵伯韬两人的矛盾冲突展开,其实也是这一时期里买办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与利害冲突。吴荪甫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想要自成体系发展民族工业;赵伯韬所代表的买办资产阶级,只想要顺帝国主义压迫而行,摧毁并吞并中国民族工业,他们两人的矛盾由此爆发。
在主导矛盾贯穿故事的同时,两条出现矛盾冲突也顺势而行。当吴荪甫为了他与赵伯韬合办的公债多投公司坐立难安之时,他所在的家乡企业爆发了农民武装暴动,他手底下的丝厂工人,也在同一时间掀起了罢工浪潮。一条主线与两条副线交错发展,形象的展现一出社会大戏,真实地记录了上世纪30年代资本家的黑暗斗争史,以及他们最终的悲剧命运。茅盾执着于生活,立足于社会实际,创作了这样一部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这样的小说才算得上是成功的作品。
文学的评价与美学价值
运用一定的观点和标准对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评论。由于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复杂性,文学评价可以采用历史的、道德的、美学的、心理的等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美学价值是客观的,这既因为它含有现实现象的、不取决于人而存在的自然性质,也因为它客观地、不取决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存在着这些现象同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存在着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研究价值就是此生物有可研究的价值,造福人类,美学价值就是这种生物可用于观赏之类,比如造型怪异的木头等,仿生价值我讲不清楚运用一定的观点和标准对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评论。由于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复杂性,文学评价可以采用历史的、道德的、美学的、心理的等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美学价值是客观的,这既因为它含有现实现象的、不取决于人而存在的自然性质,也因为它客观地、不取决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存在着这些现象同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存在着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文学作为社会审美的反映,那文学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呢?
文学最重要的价值是:
1、体现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里的必要的思想和精神价值。文学价值决定于文学作品的质量,包括审美、思想、核心价值理念等,主要指文学作品的内在艺术价值。即对人们有积极意义的价值。
2、文学作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扩展资料
要有勇气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
一个时代有几个最好的作家,有几部最好的作品,具体来说,汉语小说有能力处理历史遗产并对当下现实进行批判,有能力以汉语的形式展开叙事,有能力以独特的方式进入乡土中国本真的文化与人性深处,有能力概括深广的小说艺术,这个时代的文学就立起来了。
当代中国文学当然要放在现代世界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来理解,它是世界现代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这样的现代性内在差异性的体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文学,虽包含着断裂、反叛与转折,但它不与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完全悖反。
五六十年代的激进现代性,历经了80年代的“拨乱反正”;我们固然可以看出它的局限性,但同时也不可能将它从我们的文学传统中完全地剔除。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并非只有“政治”二字才可概括;八九十年代的反动,也并非只是投入西方现代的世界体系就能全盘解释。
前者有“文学”遗留下来,而后者有“中国经验”不可化约,二者相加,就是中国文学的倔强性。这两个时代,在我们的文学史和批评中,被描述为对抗与反动的关系,但我们也要同时看到,它们也并不是替代性的。
先锋派反“宏大叙事”,只是表明历史之变化,与“可歌可泣”无关。后来的历史固然要超越过去,这并不等于过去就一无是处。
事物的关系,并非非此即彼,也并非以好与坏的简单逻辑为唯一的解释准则。有些人把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称为"烂苹果",这不只是狭隘偏见,也是心底阴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如何研究一位作家的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创作意图实际上是读者很难把握的一个问题,作者对小说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方式甚至表现手法的选择都是出于自己的创作需要,或为了曲折动人,或为了人物形象丰富,或为了手法与众不同,当然最关键还应该是有利于作品主题的表达。而主题的表达又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关。
因此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主要应从这样几个角度入手:
①从情节构思的角度分析。从是否运用了对比、设置了悬念、埋下了伏笔、起到了先抑后扬的效果等等方面分析。如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情节波澜起伏,还是出人意料?是戛然而止,还是水到渠成?
②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探究对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形象塑造的作用。如作者这样写对人物的塑造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还是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③从表现主题方面思考,作者这样写可以突出小说的主旨,还是可以使主题表达更进一步?
④从时代背景考虑,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当然这一点需要考生对小说所涉及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或者小说本身能够提供故事的相关背景,否则很多考生可能无从入手。
【方法指引】
解答怎样探究文学作品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试题必须要经过的步骤和解题的思路是:
(1)依本探源。就是依据文本中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点睛句,含有作者情感倾向、暗示作者生平经历、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2)内引外联。就是利用命题人在题干中提供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等信息,筛选辨析,联系旧知,调动知识储备,探寻创作背景,解读创作意图。
(3)扩大储备。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命题人肯定不会让考生漫无边际地瞎猜,对考生不熟悉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一般会在题干中或通过注释等形式予以交代,这就要求考生不放过命题人给出的每一个信息;对考生应该熟悉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出题人则不会在题面上再去多费笔墨,这就要求考生复习备考时应该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例题阐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战争
【美】 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解析】(1)依本探源。小说讲述了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机缘巧合下认识了格罗斯文诺8829女主人,两人在电话里聊得投缘后陷入爱河,但战争却夺去了她的生命。因为是电话交流,故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居多,这样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透露出人物的心声;两人因电话而结缘,更有戏剧性。
(2)内引外联。题干问的是“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迁移知识,这其实是考查物象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思考。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以及本身的特色角度思考作答。小说描写物象的文字,不是统贯全文,而是限定在特定的区域文字中,需要把与该物象相关的文字都找出来。规范答题:自身作用+环境作用+人物作用+情节结构作用+点题作用。①“自身作用”,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②“环境作用”,指的是它对时代特点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③“人物作用”,指的是它从哪个角度表现了主要人物的什么特点和性格。 ④“情节结构作用”,指的是它对小说情节结构的影响,如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是否用以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造成波澜, 形成线索等。 ⑤“点题作用”,指的是揭示了怎样的主题。基本作用有: 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 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3)扩大储备。本文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从文中“1941年9月”以及“她”的死去是因为轰炸二战期间。美好的女主人公被战争毁灭,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拓展练习】
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雪天
张抗抗
①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②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一些闲言碎语。当事情渐渐平息下来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③不久,我出差去某地,恰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乘坐下一班火车拂袖而去。
④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火车意外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雪来得很猛,雪烟横飞,急速而强劲。四周的街道和房屋笼罩在一片暗淡迷茫的雪色中。我按着地址打听路线,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我有些发懵,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⑤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动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密集的雪沫子刮得我睁不开眼。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没有伞,头巾早已湿了,肩上的背包也渐渐沉重,额头上被热气融化的雪水,顺着面颊流淌下来……
⑥那条胡同怎么还没有出现呢?街上几乎已没有行人,就连可以问路的人也没有。我在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自己一定是迷路了。我饥饿、疲惫、寒冷、烦躁,心中被积淤已久的怒气鼓胀得几乎快要炸裂。
⑦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上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泻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涨红着愤怒而疲倦的脸,敲响了那家人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正在和面做饭,于是将两只手甩了甩,又合拢着搓了又搓,才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她眯着眼将那纸条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打量着我。她用一只手在那面团上拍了拍,问:“你不是这地方人吧?”我点点头。她便往前方指了指,告诉我那条胡同离这儿已经不远,但还得如何拐弯再如何拐弯之类。那口音不好懂,我听得越发地糊涂,傻傻地愣在那里。
文学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
文学的文化价值指的是文学作品在传递文化信息和意义方面的价值。文学的审美价值指的是文学作品在观赏方面的价值。
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是相互依存的。文学的文化价值需要依托于审美价值的传递,而文学的审美价值也需要依托于文化价值的支撑。
2、文学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是相互促进的。文学的文化价值能够提高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而文学的审美价值也能够提高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
3、文学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是相互转化的。文学的文化价值可以通过审美价值转化为实际的社会价值,而文学的审美价值也可以通过文化价值转化为实际的社会价值。
总之,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同构成文学作品的整体价值。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应该注意到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努力在保持作品的审美性的同时,让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另外,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也应该注意到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努力在欣赏作品的审美性的同时,提取作品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和意义。通过对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而且还能够从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