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史传文学的文学价值,后汉书的文学价值
推荐文章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新五代史是否有当文学作品读的价值?
分类: 文化/艺术 文学 小说
解析:
楼上说的不错,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一)《汉书》——
作为史传文学,《汉书》不如《史记》中的人物写得形象鲜明、生动,但也有不少人物传记写得很成功,从而成为人物传记的范例。如《苏武传》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情节的描写,突出了苏武视死如归,不为利诱的斗争精神,表扬了苏武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尚品格,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朱买臣传》中,通过写朱买臣失意和得意时的不同精神面貌以及人们对他的不同态度,既揭露了封建时代世态炎凉的社会习尚,又活画出封建时代在功名利禄的引诱下没有独立人格的封建文人可怜可憎的形象。
班固写人物又常常通过人物的日常生活细节来突出他们思想性格的特征。如《陈万年传》写陈万年有病,还让他的儿子陈咸在其床下接受他的教训,“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陈万年的盛怒之言和陈咸的直率回答,活画出一个不以谄事权贵为耻的官僚形象。《张禹传》也完全是通过叙述张禹的日常言行,围绕着他“持禄保位”的卑鄙心理,来戳穿他“为人谨厚”、“为天子师”的堂皇外衣,显露出庸俗、虚伪、阴险的本来面目。
在文学语言方面,班固受当时辞赋创作的影响,崇尚采藻,长于排偶,亦喜用古字,不如《史记》语言的简洁明朗、生动活泼。但《汉书》的语言也因此具有整饬详赡、富丽典雅的一面,引起后世散文作家的喜好,范晔在《后汉书·班固传赞》中说:“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这一论断比较准确地分析了《史记》和《汉书》语言风格的不同。另外,《汉书》在人物传记中引用了大量的辞赋和散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叙事的连贯和人物特征的刻画,但也因此保存了不少重要文章,这也是班固在保存文化遗产方面的一个贡献。
xsc.jhun.edu/wxmz/22
(二)《后汉书》——
后汉书》的特点,除体例上的创新外,最显著的是观点鲜明,褒贬一语见的。如,他不为那些无所作为的大官僚立传,而为许多“操行俱绝”的“一介之夫”写了《独行列传》,充分地表明了他爱憎分明的态度;《党锢传》则正面歌颂了张俭、范滂和李膺等人刚强正直的风尚;在《杨震传》中,多处歌颂了杨震及其子孙廉洁奉公的家风;《宦者传》赞扬了蔡伦等“一心王室”的忠介之士,对于侯览等人则直书其“凶家害国”。特别是《后汉书》的“论”“赞”,以犀利的笔锋评判是非,表彰刚正,贬斥奸恶而嘲笑昏庸,更是一大优点。
《后汉书》虽然只有本纪、列传和志,而没有表,但范晔文笔较好,善于剪裁,叙事连贯而不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无表的缺陷。另外,因为记载东汉史实的其他史书多数已不存在,所以,《后汉书》的史料价值就更为珍贵。
pep/200406/ca414748
(三)《三国志》——
《三国志》一书,,记事始于汉少帝光熹元年(189年)董卓乱政,止于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孙吴灭亡,前后90余年。着重于史实的记录,少虚构而多真实,以严谨和系统的态度向后人展示了一幅群雄逐鹿斗智斗勇的历史全景画,亦兼顾于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发展,将历史不着痕迹揉入小说情节发展中,以较中立的态度描绘了三国乱世的广阔战场及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所以就文学价值而言,《三国志》虽逊色于《三国演义》,然而在历史价值上,它却是一份难得的珍贵文献,对我们研究三国那段风云争霸历史大有裨益。
baidu/s?wd=%C8%FD%B9%FA%D6%BE%CE%C4%D1%
(四)《新五代史》——
就整体而论,《新五代史》的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这是欧阳
修在删繁就简时,将不少具体资料也一同削去所造成的。至于他对旧“志”部分的大事砍削,人为造成史料空白,更是不足为训。但《新五代史》后出,采用了实录以外的笔记、小说等多种材料,在删削的同时也新增了一些史料,尤其对十国部分的补充。由于《旧五代史》已非原帙,残缺不全,《新五代史》特有的价值就更不应低估。再从其它角度来着眼,欧阳修撰史,浑然一体,结构严谨,选材讲究,文字凝炼;思想上不像旧史那样大肆渲染“天命”而注重人事;创《职方考》,独树一帜,提纲挈领,眉清目秀,颇受称道,都是它的长处。平心而论,两部《五代史》各有短长,可以互为补充,不应偏废。
cuanyi/read.php?tid=3205
从全文看,史传文学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哪里
史传文学既是史学又是文学,它具备历史著作的特征同时又借生动的人物刻画与紧凑的情节演绎历史。就史学的角度来看,史传文学能将历史的浩瀚与神秘展现于世人面前,并具有以史为镜的作用。它在史学上极力追求情节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秉持严谨的文风令人信服,并肃然起敬。就文学的角度来看,史传文学具有鲜明的角色与生动的情节,并非枯燥难以理解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叙述 。
由此可见史传文学的地位与价值在于史学与文学的有机融合。通过这样的融合作者不仅将历史的画卷展现于世人的面前,还赋予了人物丰富的情感,甚至是体现他自身对于某一特定事件与人物的看法。以《史记》为例,司马迁的文字可谓是撼动了历史与文学界的伟大著作,它不仅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还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史记》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是什么?!
文学价值:
《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戏剧方面,由于《史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因而自然而然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
史学价值: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和史传文学传统。
扩展资料:
《史记》开篇《五帝本纪》阐释国家草创,司马迁展示的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禅让相承,记述的是历史不断进化和国家建构不断完善的历程,表现了司马迁发展、进化、变革的历史观。
司马迁定位《史记》是效《春秋》而作的道德伦理典籍,其思想体系是两“立”:一为后王立法,二为人伦立则——《史记》就是为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树立法则。司马迁把全社会各种人际关系概括为:君、臣、父、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史记
参考资料:人民网-《史记》是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治国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