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

5U文学网 > 实用文 > 教学资料 > 教案模板 > 五年级下册热门语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热门语文教案

| 国渝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五年级下册热门语文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

五年级下册热门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齐天大圣大战天兵天将的故事,体会齐天大圣的神通广大。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自渎,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品读,体会人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重点:

了解齐天大圣与众仙作战的经过。

难点:

体会作者对人物形象生动、具体、富有个性的描写。

教具:

录音 幻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幻灯出示图片,揭示课题。

1. 教师问: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大家都喜欢的客人。(孙悟空)

2. 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介绍孙悟空。

3. 教师小结。

4. 展示资料,介绍吴承恩和《西游记》。

5.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到花果山去看看这个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渎,学习生字。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渎课文。

(1)画出生字新词,认一认,读一读,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思考: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生字,积累词语。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后指名读。

3.出示词语卡片,集体读一读,读中积累词语。

不慌不忙 垂头丧气 神通广大 风烟滚滚 气势汹汹

疾似流星 不分胜负 眼明手快 大惊失色 三头六臂

三、 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 指名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孙悟空嫌官职小,返回花果山。玉皇大地派天兵天将下界擒拿孙悟空。

经过:孙悟空战败巨灵神和哪吒三太子。

结果:玉皇大帝只得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

2.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第一部分:第一段

第二部分:第2~~10段

第三部分:第11段

3.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 小组讨论后,指名反馈。

四、引导合作,再读课文。

教师出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读文。

1.画出你觉得作者描写精彩的部分,把你的阅读感受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2.思考:孙悟空是怎样打败哪吒三太子的。

3.讨论:吴承恩的笔下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孙悟空象?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四字词语卡片,学生在读中积累。

2. 听写词语

抡起 盔甲 幼小 抵挡 浑身

疾似流星 不分胜负 眼明手快 大惊失色 三头六臂

3. 通过上节课的自渎和小组读,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幻灯出示:(正义 神通广大 勇敢 机智)

二、品析语句,体会人物形象。

1. 教师:课文的第二部分是最精彩的部分,但是篇幅太长,请同学们根据孙悟空作战对象的不同把这一部分再分成两部分。

2. 指名反馈。

第一部分:第2~6段 第二部分:第7~9段

3. 要求学生自渎这两部分,分别说说孙悟空和巨灵神、哪吒三太子的作战经过。

4. 指名说说,进行复述课文内容的训练。

5. 重点让学生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打败哪吒三太子的。

再读这两部分,画出描写孙悟空语言和动作的语句。

6.集体反馈。(关键词:听了,说 答道 大怒 笑道 喝道)

7.学生自由读这些语句,小组交流对这些语句的体会。

三、总结拓展,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西游记》。

五年级下册热门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熟读课文,学会抓住重要线索复述故事;

3.理清苏武出使匈奴遭遇的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重点解读“牧羊”部分,体会语言,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感染,内化语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乐于将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思路:

前二十分钟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兴趣,熟读课文;

2.学生质疑,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1.自我介绍,一两句话,既简洁,又能引发学生对你的好感。

2.导入:中华民族是伟大的,历涌现了无数杰出的爱国英雄,你幅图画的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个经典的故事——板书课题。这个故事广为传诵,人们根据它创作了戏剧、歌曲、古典乐曲等艺术作品,为什么苏武牧羊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读课文,走进故事。

3.学生自读课文。分两步走;

1)读第一遍,练习将课文读通顺,做到响亮正确流利。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鲈乡小学的的同学读书的习惯真好。课文哪几节具体写了苏武牧羊的?还有几节分别写了什么?再读课文。

3)议论以下课文还写了写什么?出使、受辱、拒降、牧羊、回国。

4)分节读课文,随机指导。

4.简单介绍西汉与匈奴的情况(有地图,历史书上肯定有)及苏武出使的意义,读好第一小节;介绍旌节(字形范写,介绍含义)

四十分钟。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概括)重点词语,理清线索复述故事内容,发展能力;

2.重点解读“苏武牧羊”部分,体会语言,感受苏武的爱国精神与力量,受到感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语言。

教学过程:

一、学习抓住词语复述课文内容。

1.出示两组词语(组):

突然 翻脸 宁死不受辱 抽刀自尽

派人 翻脸 怒目圆睁 痛骂叛逆

——读词

——提示:有的词是老师根据课文概括出来的。

——每组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

——读课文2.3节,练习运用这些词组简要复述故事部分

——几个学生复述后,教师鼓励并指导读。

——提示方法:读故事性的文章,我们可以找出重点词语(或者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几个重要词语),抓住他们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将故事复述清楚。

2.生练习抓重点词语,复述苏武牧羊的内容。

1)学生读课文,摘抄词语(提示格式),告诉学生苏武的表现的词语可以不止两个,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讨论确定重点词语,表扬优点。

参考:又生一计 心坚如铁 毫不动摇 忍受折磨

生死置之度外 盼望回国

3)学生再读课文,练习复述。

4)交流复述,评价鼓励为主。(学生讲到“心生一计”要学生将“计”讲明等,注意连贯,但不能简单读书)

二、重点读懂“苏武牧羊”,受到感染,发展语言。

1.教师导语引入:匈奴王十分狡猾,先说苏武参与内乱威逼苏武,不成;后用劝降利诱苏武依然不成;最后又生毒计……(激情一点)

2.你知道荒漠是怎样的?学生想象说话,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教师介绍文中“荒漠”的情况,突出该处气候恶劣,人很难在那里生存……那么苏武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呢?

3.出示第五小节。

4.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一句一句认真读,体会,想想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读,教师巡导)

5.交流:

——苏武以旌节为伴,(两处),体会到什么?

——句子:苏武顽强地忍受……取暖

——幻灯突出来(换色)

——感情朗读

——想象他还遭遇了哪些折磨?

——联系“旌节”,练习朗读。

——最后一句:——出示插图,观察大雁,理解对中国人的文化意义。

——理解苏武的内心;联系“毒计”体会苏武的痛苦与顽强。

——朗读句子

——整体朗读第五节。

三、(机动)情景练笔

1.过渡:教师朗读最后一节。

2.穿插一副回国的插图,看图观察。

3.苏武的内心在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迎接队伍中的一个,你会在心里说些什么?选择一个写几句话。

4.交流。

五年级下册热门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1、理解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文言文和议论文的意义,感受舍生取义的真谛。

重难点:理解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教材分析:《舍生取义》节选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是一篇富含哲理的议论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有“鱼”和“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更为美者合乎情理也呵护逻辑。

教学设想: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课文,从题意入手,层层深入,理解舍生取义的真谛。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五年的语文了,你们一定积累了很多的成语,今天,我们来玩个成语接龙的游戏好不好?师:眉开眼笑。生接龙。我们再来玩个看字想成语的游戏,师板书:义。你们想到了哪些成语?生答。(随机板书:大义凛然、义不容辞、义无反顾)

师:看到这些成语,你们想到了哪些人谁?用上这些词。(学生回答想到的英雄)

师:这三个成语中,你认为哪个字的分量最重?生答:义。

师:因为义,才不畏惧,因为义才不容辞,因为义才无反顾。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一起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是怎么说的。

二、 初读课文,走进作者

1、 出示竖版文言文

师:我们这是第几次接触文言文了?(第二次)对于学习文言文,你们有哪些好的方法?生答。那么这篇文言文和我们以往学过的有什么不同?(竖版的,没有标点)有谁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呢?

2、 初读文言文

自由读一读这没有标点的文章,看谁能读好?(指名读文)

师:现在我们将这段文字还原成今天的写法,谁有信心读得更好?(再指名读文)

3、 走进作者

我们看文中说“孟子曰”,曰是什么意思?孟子又是谁呢?谁能把你课前了解的孟子介绍给大家?(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汇报)师出示关于孟子的资料。

4、 揭示课题

孟子共说了几句话?指名分别读句子。孟子的话说了几层意思呢?(两层)分层读句子。孟子的话道出了一个什么观点?用一个词来概括。(舍生取义)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 再读课文,理解意思

1、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看一看你们有什么发现?生答。

师:也字在句子末尾有什么作用呢?(也是语气词)你们还知道哪些语气词呢?那么也字在句子中该读哪一种语气呢?出示句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指名读句子)者也又是怎么读呢?出示: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两句放一起,你再来读一读,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那么下两句怎么读呢?

2、 现在老师考一考大家,得兼,我们现在怎么说?(兼得)为何古人说得兼呢?(古汉语倒装现象)

3、 打开书,默读课文和注释,你又会有什么发现?(注释给的不同)谁来读一读注释?我们知道了大意之后,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给这篇文言文字词做注释。(小组推荐一名汇报注释)

4、 尝试给文言文做注释,让我们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在我们来看“生与义”选择,孟子的观点我们队容易捕捉的一种选择是?(舍生取义)

那是不是孟子就不珍爱生命了呢?从哪看出来的?(生,亦我所欲也。)孟子最不希望看到的选择是?(舍义取生)孟子的担心是不是多余的,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以下的种种行为,你会想到哪些成语?用上“义”字。

(出示漫画)不法商贩为 一己之私不惜坑蒙拐骗。凶残的狼要吃掉救其生命的东郭先生。德国法西斯撕毁与苏联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出动5000多架飞机向苏联发动袭击。师板书:见利忘义、忘恩负义、背信弃义

5、 舍义取生者在,舍生取义者更在。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追随孟子先贤?

出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句话里体现出义了吗?用诗句中的词表示?对于谭嗣同而言他所追求的义师生命?

出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齐读。这里有没有义?哪个词告诉我们了?你还搜集了哪些这样个关于舍生取义的诗句。

时代不同,人物不同,但是他们却用相同的行动追寻孟子先贤,做出了人生的抉择。齐读。

文天祥英勇就义后,人们在他的衣袋间找到这样的人生绝笔:(出示句子)谁来读读?找到孟子说的话了吗?谁能解释一下这句话?文天祥他后悔了吗?从哪看出来的?面对生与义抉择,她会义无反顾的说,齐读句子。

四、 拓展延伸

师:生命诚可贵,道义价更高。我们来听一段老艺术家的诗歌朗诵《相信》。听一听,这段朗诵中赞扬了那些人?他们的义在哪里?

这是现在的义。这是繁体的义,上面是一个羊但不出头,下面是一个我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繁体的义多么复杂,今天的义看似简单,却又多么不简单。几千年来,义字由繁到简,但内涵去亘古不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切正是缘于他们不同的选择,看看这些成语,假如这就是我们认识需要面对的选择,你会擦去哪个?

五、 总结

同学们读得好,说得好,也要做得好,将来,也许你们会成为英雄,也许平凡一生,但老师希望“舍生取义”成为你们永恒的追求。

五年级下册热门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再读课文。

3.抓关键词句,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感情朗读。

4.回顾全文,总结拓展,熏陶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文,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4.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难点:

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共同归纳主题性问题:①父亲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②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③父亲到底是怎样爱我的?

三、精读,理解感悟。

学习第1自然段。

1.带着问题①,自读自学第1自然段。(指名回答,板书:很疼、很严)

2.语言训练:将这句话改换语序读一读,说说你读后的不同体会和感受。

①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②我的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但是他很疼我。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呢?

2.指名回答。

学习第3-10自然段。

1.自由读第3-10自然段,说说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很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去理解)(板书:很严很严)

2.父亲为什么这么严厉地打我?读文,找出作者的表现说明我该打的原因。(结合课后习题3理解,体会我的心理活动)

3.我挨打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上学去了。但我不想去上学,有情有可原之处吗?

4.有,为什么父亲还是打了,最后又为我送来了夹袄和钱呢?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你的心情如何?此时,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过渡:我的感动不仅仅是因为此,而是韩老师的教育让我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细细品味。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3.总结全文,熏陶情感。

教学重点:

1.继续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

1.上节课,我们学到我挨打后,还是去上了学。然而,在韩老师要我们静默时,我听着,听着却鼻子不禁抽搭起来,想要哭。我为什么会这样?当时,我都想到了些什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

2.学生静思后,指名回答。(体会我在韩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到父亲打自己,是关心自己良好品质的形成,对自己的严厉是一种真正的爱。)

二、继续学习。

学习第13-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3-15自然段,说说父亲又是怎样疼我的?(引导学生抓父亲的动作体会)

2.联系前文,说说你对父亲爱的理解。并完成下列填空。

( )是我的父亲很疼我,( )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 )是他对我深沉的爱。

学习第16自然段。

1.是啊!无论是我的父亲很疼我,还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都是他对我深沉的爱。(板书:深沉的爱)

2.能享受这么深沉的爱,要是你,你有什么想法?又决定怎么做呢?(指名说)

3.带着你刚才的想法和感受读最后一自然段。

4.指导感情朗读。(轻松、愉悦、充满感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熏陶情感。

1.我能有如此的改观,都源于——(父亲深沉的爱),带着这种体会再读第一自然段。

2.在头脑里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写让她感动的生活经历的?(选取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叙述,前后对比来突出重点;注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别是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3.相信,你也会像作者一样有让自己感动的生活经历,学着作者那样说一说、写一写,与大家分享吧。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迟到

很疼 很严,很严 很严

深沉的爱

五年级下册热门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的观察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拉萨古城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借本文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课余利用网络,去了解更多拉萨古城乃至祖国更多城市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我们祖国多姿多彩的壮美山河的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与学生接话练习:(师说半句,生说括号里的)——这一环节想激起学生对我们祖国的广阔山河的记忆。

我们美丽的祖国有()的江南水乡,有满目葱绿的(),有沃野千里的(),有()的西沙群岛……

师:是啊,西藏自古以来就是咱们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藏族的民族英雄松赞干布在西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实现了西藏高原的统一。13 世纪初,成吉思汗在中国北部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定国号为元,并于1279年统一全中国。西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播放视频;西藏)(1分29秒)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藏的省会城市-“拉萨”这座古城,(板书课题)去领略这座世界上特色、最富魅力的城市的风采。

二、读课文,了解大意4

出示要求: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认真读一遍课文,读完仔细想一想:拉萨是一座怎样的古城?

三、学生交流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叙述顺序6

★民居

“平定的白色楼房一座挨着一座,黑框的门窗上装饰着条条漂亮的短皱帘,家家的楼顶上五彩经幡飘飞……古城民居的建筑风格独特,色彩鲜明,无论是颜色还是造型,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投影出示民居

读课文第一小节,读好“一座挨着一座”,“条条”,“家家”等词。

★布达拉宫

老师读了这篇课文,禁不住手痒痒了,于是写下了这么一首小诗。

哦,拉萨

在我的记忆中,

在我的印象里,

拉萨——

是神秘的,遥远的,

是圣洁的,是无与伦比的

5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