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基本步骤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想要梳理清楚教学内容,则需要进行教案的编写。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语文教学设计基本步骤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语文教学设计基本步骤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平息战事的感情。
4、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古典乐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场的悲壮场面。
2、背诵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场面。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教师补充。
“出塞”是乐府的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
4、请学生完整地表达诗歌题目的意思。板书课题:出塞 王昌龄
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
1、自由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小组之间互相读,相互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法了解诗歌的大意,鼓励学生质疑。
4、指名读诗歌,讨论交流。小组之间讨论诗意,提出疑问,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精读全诗,入境悟情
1、教师讲述古诗的历史背景,引入境界。
2、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朗读古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板书:秦汉
(2)再读“万里长征人未还”,师生共议“人未还”的内涵,学生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剧。板书:人未还
(3)课件展示,师生共同在音乐、景物中想象古时征战的悲壮景象。联想战争的残酷。
(4)拓展理解“人未还”所表现的战争激烈。
(5)朗读前两句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读,品味诗歌所描写的场景。
③同学间互相评读。
④想象画面朗读。
⑤在音乐的烘托下朗读。
3、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学生自由读后两句。
(2)自由谈谈对“但使”的理解。
(3)抓住“但使”、“不教”一词,体会飞将军李广的威武、英雄气概。板书:但使
(4)小组讨论后,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5)指名朗读,教师平读。
(6)学生带着对飞将军的崇拜之情读文。
(7)教师激情引读。
(8)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再次朗读体会作者赞颂汉将李广,渴望平息战事的理想和慨叹边将无能,朝廷无能的悲痛。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学生自由组合朗读全诗。
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个性,配乐朗读全诗。
3、在教师的引导下试背全诗。
4、观看课件背诵全诗。
五、展开想象,入情练笔
师:人间最难过的是离别亲人,远征战场。作者面对荒凉的关山,举头望月,思念亲人,此时此刻你一定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用你的笔描绘出当时的悲壮景象好吗?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边塞的诗歌,比较、赏读、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出塞
语文教学设计基本步骤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规范的书写汉字。
2、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培养学生以学致用的能力。
重难点
1、会认、会写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2、通过多元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乐
学
善思办法通过比一比,赛一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这节课是字词课,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本单元内容,相信大家对字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节课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这一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1、请同学们读《爱国将领邓世昌》和《古诗》两文章,读准预习时所画的字词。
2、组内交流预习字词的情况,互帮互学。
学生交流词语,理解词义。结合课文语句来理解,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还可以通过字典查找词语的意思。
3、全班展示,多元交流。
(1)说一说两课文的主要内容个是什么?
(2)学生汇报组内学习情况。
(3)学生汇报字词。
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屡中敌舰抢射慷慨激扬
爆炸致远捐躯挣脱热忱逃命顽强视线
(4)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5)组内赛讲词语的意思。
(6)以抢答的形式来理解词语。
4、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师生共同找出易写错的生字。
(2)以组字谜和儿歌的形式来识记字型。
(3)教师奖励最棒的小组“学习星”。
三、重点指导,关注书写
1、师生共同确定每个生字主笔的定位。
2、教师提醒学生易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
4、师生共同本节课内容。
5、布置作业。
语文教学设计基本步骤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教具准备:
课件、蒲公英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词语搭配练习。
金色的(阳光)金色的(麦浪)金色的(童年)金色的(草地)……
师:《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呢?
二、新授:
(一)同学们,你们见过蒲公英吗?说说你看过的蒲公英。
老师拿出事先准备的蒲公英,拿给学生看。
点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
课文中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蒲公英的呢?
(二)自读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中批注。
1.学生质疑:
老师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1)乡下是什么地方?
(2)为什么蒲公英开花的时候,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日子?
(3)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5)草地的颜色是做梦变化的?
(6)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7)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提出后当时就解决。
2.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有什么关系?
出示上面两幅图,让学生观察,直观上的不同。
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3.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
老师行间巡视。老师把蒲公英的实物交给动手实验的这一组学生。
点评:老师没有过多地设计问题来牵着学生,而是让学生找到有相同兴趣的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4.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读书小组:直接读第三段。一个学生读书,其它学生补充解释。着重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读到早晨、中午、傍晚的景色时,请画画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图画,并解释。
可以及时利用刚才出示的那两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随机出现蒲公英的课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动手实验组的同学来解释。可以把自己的手当做蒲公英来演示,也可以拿着蒲公英的实物来说明。
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看有关蒲公英的课件。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点评:从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使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融合在一起。
讨论:发现了蒲公英的这种开花规律后,我和弟弟有什么变化吗?
学习第二段与第四段,进行对比。理解第二段的“我们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掉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和最后一段的“从那时起,我们不再随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引导、教育学生要爱护植物,爱护大自然。
师: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还是药材呢。同学们在课下还搜集了不少有关蒲公英的知识、图片,下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点评:通过展示、交流的图片等资料,激发了学生到课外去学习知识的欲望,同时,也为课外学习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我和弟弟为什么能发现蒲公英的开花规律呢?
仔细观察。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三、作业。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树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随意揪 新发现 最喜欢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色 黄色 绿色
细心 观察教案
语文教学设计基本步骤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字、词的学习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在学习中积累字、词。
2.通过阅读训练,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积累知识,表达自己感想。
3.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自主识字,积累新词。
2.指导学生默读短文,并结合小制作进行口语交际。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和生字卡片。
2.学生课前完成的小制作。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都是聪明伶俐的好孩子,请开动脑筋和我一起去发现文字王国中的奥秘吧!
──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正音(指名读,纠正错音)。
3.同桌互读(说一说每组字有什么特点)。
4.归纳小结(归纳每组两个词语的字相同,只是交换位置,组成新的词语,词义不同。)
5.鼓励学生说出类似词语(教师板书)。
如:算盘盘算到达达到喜报报喜喜欢欢喜
6.齐读词语,师生小结(让我们牢记规律,去发现更多这样的词语。)
二、读读认认
1.课件演示(出示课件:肤问:谁认识这个字?并指名读,再出示拼音。)
2.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出示课件:月夫肤(皮肤)说说记忆的方法)。
3.引导学生归纳识字方法。
4.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识记其它汉字。
5.师检查识字情况(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
6.巩固生字,鼓励学生进行扩词练习(出示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词宝宝迷路了,让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好吗?
一、我会读
1.读一读词语,发现每组词语在意思上联系。
2.读句子,选词填空(填完后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3.指导朗读(教师范读,指名读、纠正练习、再指名读)。
4.拓展练习:用其中的词语说一句话。
二、我会读
1.默读短文(画出生字,可借助字典或和同学交流学会)。
2.指名读(说说你想告诉我们什么)。
3.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同时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朗读,特别是师范读)。
4.说说从鲁班身上学到什么?
5.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小制作
一、观察小制作引入话题
(教师出示用易拉罐做成的灯笼,引导学生观察,你认为做得怎么样。)
二、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小制作(把小制作放在自己课桌上)。
三、板书课题《我们的小制作》。
四、师生口语交际。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制作过程说清楚,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补充纠正。
(2)分小组交流。
①每小组同学轮流介绍,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还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及时解答。
②比一比小组中哪名同学说得好,推举进行全班交流。
③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汇报展示(各小组代表分别介绍,评出优秀讲解员和最佳作品)。
五、办作品展览会,展示优秀作品。
展示台
一是学生比一比谁收集的多,选出最有特色的邮票,向同学介绍它的内容。
二是同学读自己的名言,可以说一说作者和自己为什么会收集?并开展互赠名言活动(小组成员之间)。
三是学生自愿展示自己近期的优秀作品(如书法或美术作品,小制作或作文等)。
(新邱区中部小学 刘宇)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A案,二下语文园地四,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学设计基本步骤篇5
原有情况分析(双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习惯等)
本班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好学上进,接受能力也较强,语文学习兴趣比较浓厚。通过一年的学习,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尝试合作学习,掌握了基础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技能,并能正确写字,书写规范,掌握字的音、形、义,理解常用词语,并进行简单的运用。绝大多数学生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能说会写一句或几句话,意思比较完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背诵指定的课文。当然,也有一些在学习上暂为落后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学习效率不高,做事有头无尾等。针对这些问题,本学期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所获得的成功和乐趣。
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与“识字”、“课文”组成。“识字”安排了2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课文安排了6个单元,每单元3~5课,共23课。1、关于识字。本册继续采用“识字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406个,其中要求会写的为276个,另外的130个只要求认识。“识字”课有三种形式:(1)词串识字。(2)看图会意识字。(3)形声字归类识字。2、关于课文。全册教材安排课文23篇,其中韵文6篇。有些课文内容与秋季风光有联系;有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有些课文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等。3、关于练习。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8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
教学重点为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和写话。教学难点是学会字词并运用字词、口语交际和写话。顺应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语文规律,将采取模仿、迁移等训练方式,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06个生字。并掌握课本安排的27个常用偏旁。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76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语句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3)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意。&6、写话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教学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并能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视听与思考相结合,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发展,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适时演播,恰当讲解。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4、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5、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充分利用“晨诵”、“午读”的时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增强语文素质。坚持写小练笔,打好作文基础。
7、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
语文教学设计基本步骤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本课的4个生字,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了解多义词"生、开"在句子中的意思。
3、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根据段落大意,并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懂得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民生活富裕,靠党的经济政策好。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昨天,我们已学习了《数鸡》的第一段,现在请一位同学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板书:午饭丰盛竞是蛋的天下)
(二)学习第二段
引:外婆家哪来这么多的鸡蛋呢?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你就会明白。
1、请打开课文25页,默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我"在外婆家几次数鸡?每次怎么样?结果怎样?并填表。
2、交流填表内容,归纳板书:第一次横数竖数数不清
几次数鸡中间几次大--小数不清
最后一次放一只数一只数不清
3、看板书,说说"我"是怎样数鸡的?(要求语言简洁、流畅)("我"一只一只数,从大数到小,从小数到大,放一只数一只,鸡多得这样数那样数都数不清。)
4、"我"几次数鸡的方法各不相同,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多?<第三次>
5、齐读第8节。
6、那为什么结果都数不清呢?(鸡实在太多。)
7、找一找,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词语明的暗的写鸡多?
1)啊,满满一箩筐蛋:白的,粉红的。<暗寓鸡多>
2)院子里,公鸡、母鸡、白鸡……使我眼花潦乱a、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b、"眼花潦乱"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3)见这熟悉的声音一窝蜂似地拥来("一窝蜂"什么意思?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4)并排十几个鸡筐里都有鸡在生蛋
8、读投影上的几句话
9、外婆家哪来这么多的鸡?这和外婆家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外婆家能办起养鸡场靠的是什么?(养鸡致富靠党的政策,靠勤劳。)
10、小作者这样反反复复写外婆家鸡多,怎么也数不清,有一层没有明说的意思,你认为是什么(外婆家养了那么多鸡,靠鸡致富,生活有了改善,是党的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发家致富。)
11、对!小作者就是怀着这样一份欣喜、好奇地要弄清楚外婆家到底养了多少鸡,并把数鸡当作一份乐趣,所以这一段的朗读应读出怎样的感情来呢带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自由朗读、齐读。)
(三)学习的三段。引:那么这份心情在第三段中又是怎么体现的呢?
1、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外婆的话说明了什么?
2、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1)我的心理乐滋滋的仅仅是因为带回了三只小鸡和一篮鸡蛋吗?2)句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3)"我为什么而心理乐滋滋的?"用因果句式把乐的原因说清楚。
3、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段意。
四)学习"学习提示"。1、默读提示,这一体示告诉我们什么?阅读文章的要求什么是中心思想《数鸡》一文的中心思想)
2、阅读文章的要求是什么
3、有关的词、句、段刚才已分析,请一位同学运用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说说本文主要讲什么?
4、还要领会中心思想,那么什么是中心思想呢?《数鸡》一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5、学习提示的表述和我们课堂上说的意思一致的。现在请同学们在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熟悉、理解内容,即分析字、词、句,理解内容→抓住重点段,联系课后习题,想想为什么反反复复地写鸡多,它表达出一种什么感情。)
6、老师小结:今后,我们要运用这样的方法去理解、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午饭丰盛
语文教学设计基本步骤篇7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知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是片面的。
同学分析:
二年级同学年龄小,他们经常把局部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比方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俺感觉特别好,以为自身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异于“坐井观天”啊。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设计理念: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同学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俺认为可针对同学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括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同学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同学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身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认知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小青蛙、小鸟的头饰。
教学流程及意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学们说好吗?
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
(以画导课,激发同学兴趣,有利于引导同学进入课堂学习。)
小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谁也不让谁,咱们来看看是为了什么事,请同学们帮着解决一下好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不认知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老师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置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通过图直接观察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观。)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
(教师范读,生倾听)
3.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步步设疑,培养同学考虑能力。)
5.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同学讨论,培养同学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考虑的能力。)
小结:大家孝认为青蛙错了,那你知道青蛙为什么错了吗?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呢?请同学做个实验,把你的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
(以实验为突破口,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同学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能力。)
6.这只小青蛙一直生活在井里,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
(扩展思维,培养同学想像能力。)
7.下面,俺们看本文题目
“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呀!
(最后解题,符合同学认知规律,加深对成语的印像。)
四.指导朗读
课文中青蛙与小鸟有几次对话?
教师指导。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带头饰扮演。
板书设计:
13 坐井观天
看
青蛙: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