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择校app,考研择校测试
推荐文章
考研有关于择校择专业的指导吗?
考研疼择校向来是一个让考生头的大事儿。对于一些成绩突出的同学,首选自然是顶级名校的“王牌”专业,而对于剩余大部分考生来说,选择哪所考研院校着实是让人纠结的难题。
如果选择恰当,即使成绩不太理想依然有机会进入梦想殿堂,而选择失误,就会与理想院校擦肩而过。考生在择校环节一定要谨慎考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考研择校的内容,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一、关于考研,听听大家怎么说
1、考研让我弥补高考的遗憾
“考研,是第二次高考。我从高中起就想去人大读书,高考没有发挥好,只能读个省内普通二本,大学四年我都很努力的学习,为的就是能考上人大的研究生。”——李同学
2、就业现实问题
“投了两个月简历之后,我决定考一个名校研究生。这个社会太现实了,如果有985、211的学生来应聘,就绝对不会要我这种普通院校的毕业生。考研真的是无奈的选择。”——张同学
3、从众随流心理
“宿舍的人都考研,而且都选很好的学校,最差也是211。我如果只考个普通院校就会显得逊色很多,感觉很没面子,低人一等,都不好意思和他们一起复习,有压力。”——郑同学
4、名校头衔价值更大
“我们班好几个同学,连本校保研都放弃了,就是为了考北京的名校。我也受到他们的感染,觉得不考个名校,考研就没有意义,读研出来也没有很大价值。”——杨同学
二、关于名校
1、名校的优势
首先,名校自身的软硬件条件都很优秀,师资队伍、科研条件、就业前景等因素都吸引着大批学生报考。其次,高校研究生扩招导致普通研究生毕业就业竞争力降低。再加上社会对名校的优先认可等各种原因,使得如今许多大学生对考研有种很强烈的“名校情结”,名校考研甚至已经成为考研的一种“潜”趋势。于是,考研呈现“扎堆儿”考名校的现象。而且就目前来看,尽管近年考研热度有所下降,但这种“名校热”依然还在持续。
名校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
无论在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名校的资源都是一些普通高校无法企及的。比如清华、北大、人大每隔两三天就会举办一场学术讲座,最多的时候会出现一天多场讲座的情况。除此之外,名校还会提供给学生更多学术交流、科研实践的机会,相对而言普通院校这种机会较少。
名校的学术资源、人脉资源是普通院校无法比拟的
不少人认为,如果在名校读研,能师从一位学术界的“大牛”导师,那么今后的学术研究,甚至毕业后的工作都可能会一帆风顺。即使是自己找工作,也可以选择较高的发展平台,如有些名企招聘人才时会明确提出只招985和211院校毕业生,那么你就可以轻松越过这一关卡。
2、名校未必十全十美
名校也有弱势学科
并不是名牌大学的所有专业都是最好的。在一些综合性的知名大学中,有些非传统、非强势的专业是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增设的。这些新增设的专业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不一定强过普通院校,不少普通院校的某些专业是优势学科,在该学科领域中占有很高位置。
名校同样存在就业竞争压力
就业,应该是学生最为关注的,而名校的就业率并非100%。知名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虽然设置了985和211院校的招聘关卡,但他们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名牌院校毕业的学生都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自身的能力也很重要。
名校并非所有人都适合
在选择专业和院校之前,考生一定要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客观地分析,理性评判自己的学习能力,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切忌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也不要因为贪图名校带来的“荣耀”而盲目“追热”。全面认识名校,客观评价自己,同学们会发现提升自身内在的含金量,远远高于名校赋予的光环!
三、必须关注的六项数据
1、招生人数
这条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一般是指出每个专业招多少人,还有部分专业仅仅显示这个院系今年一共招多少人。对于后者,同学们在报考时一定要打听清楚你所报考的专业的具体招生人数。招生名额很多,当然成功的希望大。否则,就很危险。特别是热门专业,如果不知道具体招生人数,很可能从报名的那一刻起已经注定失败。还要注意,为了保险起见,同学们不能仅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查看去年的数据。因为有的院校某些专业,每年招生情况变化比较大。所以,这一点也要搞清楚。
2、报考人数
从这一关键信息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这对报考选择至关重要。当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有的连着好几年都过千。像这样的专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建议大家不要选择。
3、录取人数
这一数据也非常重要。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这是因为该专业当年生源质量很好,所以学校适当扩招。还有就是,最终录取人数大于报考人数,是因为该专业报考人数不足,有调剂生进来。这一小小的变化可能就是某些同学的救命稻草。
4、报录比
录取人数除以报考人数就是该专业报录比。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还有更高的。例如,人大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2014年金融学专业(学硕)报考人数2009,最终录取265人,其中推免生143。金融专硕报考989人,最终录取148人,其中推免生34人。这就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考情。竞争如此激烈,没有实力如何应对!
5、推免人数
这一关键数据,之所以强调这个数据的重要性,是因为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2014年人大金融学硕推免占录取人数的53.96%,金融专硕推免生占25.7%。
2018考研的同学还必须清楚当年到底有多少人通过推免。这一数据现在各招生单位研招办、相关院系网站上应该都有公布。同学们在报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特别是非名校不考的同学更要注意。如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在10月底正式报名结束之前,同学们还可以修改报名信息。否则一旦报考这种火拼专业,考研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6、复试分数线
一般在每年四月,待国家线公布以后,各招生单位开始根据国家线划定本校的复试分数线。除了早在三月份就已自主划线的34所高校之外,大部分高校大部分专业的分数线一般都是国家线。事情虽然看着很简单,但是其中有个问题非常重要,那就是部分专业的实际分数线远比国家线高得多。上一年录取最低分数线也比国家线高不少。对于这样的专业,同学们心里必须清楚真正的分数线。
2018年考研,同学们只需搞清楚以上所列出的六大关键数据,再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心中即会有确信的答案。通过研究这些数据,才能从一开始就避免战略性失误,也才能更清楚自己的目标,也才能更有信心更加坚定地实现读研梦想!
四、多角度考虑,选择目标院校
1、院校的文化、资源
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气质和发展。就像清华被誉为理工的天地,而北大是文综的圣殿一样,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质,个人的文化素养。同时学校的图书资源,研究资源,导师资源等也同样重要。导师的选择也很重要,找对导师求学才更省力。导师的重要性不在于学术本身,而在于他能为考生的学术之路提供大量的帮助。
2、院校选择符合考研目标
考生在考研中一般会存在这样的心态:一种是必须考上好专业好学校的;另外一种是只要能考上就行的。前者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要更加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成功的概率。所以考生必须首先明确自己要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然后再根据各招生单位提供的有效信息来进行综合比较,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学校。
3、切合个人实际情况
考研不容易,读研的机会成本很高,一定要选一个能够实现个人抱负的大学,这样备考有动力,读研也有激情。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建立在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所以建议大家对于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结合预报学校、城市的客观现实冷静剖析,全方位考虑,争取做出最理想、最理性的选择。
4、调剂机会
考研是可以调剂的。它可以在同一专业的不同学校之间进行调剂,也可以在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之间调剂,还可以跨院校跨专业调剂。因此,对考研来说,调剂是一个潜在的读研机会。报考热门院校冷门专业,在同一专业之内,可以获得更多的调剂到非热门院校的机会,甚至也会有调剂到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的机会。此外,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的调剂机会相对较少。
5、科研院所,你不知道的优势
第一,与一般高校相比,科研院所的录取率高,录取程序也更公正。第二,科研院所的培养侧重实践,实践经验更易提高。与一般高校的培养模式相比,科研院所更加侧重实践操作。第三,研究生待遇高。由于科研院所培养学生的经费大多是来自于所承接的项目,所以学生在读研期间相当于“半工半读”,除了获得一些生活补贴之外,导师额外还会有许多补贴。
6、就业前景
北上广等大城市人才就业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公司更加看重工作经验,刚毕业的硕士生直接就业的难度较大。而正在发展中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却少有人问津,这种反差也是造成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所以考生应该摆正心态,在就业上理性选择,可以把目光放在一些中小城市,硕士学历在那里会受重视,同样机会就多,成功的几率也大。
五、结语
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我们主张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来选择,而不是为了某些外在的、非理性的因素。考研不易,考名校更不易,在如此重要的人生抉择面前,建议大家理性选择,既不盲目自大,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亦不妄自菲薄,与理想失之交臂。青春年华之所以绚烂,正是建立在奋斗的基础之上,祝大家目标明确、马到功成!
关注金程南京考研官方微博:金程考研南京考研QQ群:
考研有没有什么网站平台app可以帮忙择校啊?
中公考研可以。
普通高等教育统招研究生包含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是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或推荐免试、申请考核等方式来进行招生。
在职人员读研在2017年以前指的是在职研究生,主要通过十月联考、同等学力申硕等方式进行招生,传统在职研究生不具有研究生学历仅有学位证书。
从2017年起,传统在职研究生取消,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基础上设立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一同参加12月底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全国统考),划定相同录取分数线,实行相同培养毕业标准,毕业时同样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及学位证书双证。
两者仅学习形式不同,学历类型均为普通高等教育(统招学历),两者学历证及学位证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硕士生的学习实行学分制,与本科一样,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一般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读年限为3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为2年。但是,也有特殊情况的存在。
大家都知道,硕士研究生可以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所以,这两类在就读年限上也是有区别的。而且同大学一样,虽然本科一般为4年制,但是有个别专业会是5年或者更长,这都是和专业有关系的,许多学校都规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的学分,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想要了解考研院校,可以通过哪些平台?
一、最官方最权威的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研人必须要知道的网站,虽然我觉得这里面考研前期信息寥寥可数,但上面有很全的院校信息和专业资讯,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专业、目标地区、目标院校进行搜索。尤其到了每年的招生目录考试报名时期,你需要密切关注这一网站,因为所有招生变动都会通过这个网站发布出来,比如说招生人数,在招生目录中就会公布招多少人、推免几人。而且初试网上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复试调剂,均在此网站操作。所以考研人必备,不必多说,赶紧收藏就完事儿了。
二、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或招生网)
这个我必须重点强调!真的真的是非常有用的网站。因为我发现好多考研的同学们,都不太看重官网的重要性,反而更喜欢从一些乱七八糟的地方了解学校的信息。尤其是在择校初期,很多信息都在官网上。比如院系介绍、往年分数线、往年录取情况、报录比、招生目录、导师信息、专业课大纲、参考书目、院系联系方式等等,甚至有不少院校会在官网发布历年真题!
以本人为例,在我当初考研时经常进入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在硕士招生一栏,上面的信息几乎全部可以查到!你说是不是很有用!
并且我们还可以通过了解上面当前发布的信息间接地推测出研究生各方面的情况。举个栗子:假如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面公布了中山大学今年这一专业招收两名推免生,但却不会公布这一专业今年究竟有没有推免生,那么到十月份左右上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官网的就可以看到推免生的名单,如果你看到有三名推免生的信息,所以这就说明统考招生人数便会减少一人,那么对于后期推算自己能不能进复试会有很大帮助。
唯一的区别是各所院校的信息公开度不一样,所以有些信息是查不到的,因校而异,所以地址就不贴了,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注意识别广告别点错,实在不行就用必应或者搜狗也ok(气skr人)
三、中国教育在线考研频道
一个比较正规的一个教育信息平台,可以查到很多院校的报考人数汇总、相关考研资讯,近几年考研真题,考研复习经验,考研报录数据以及报考指南等,可以上面两条的信息补充,找不到情况下的可以来这里试试。
四、考研论坛
说起考研信息怎么能少了我们牛逼的考研论坛!这里是考研同学的聚集地,考研人的精神家园!会有很多同学在考研论坛里分享以往的考研信息和考研经验,都是实打实的过来人,所以这些信息有时候是比官网更可靠的!有了目标院校可以在上边找一找学姐学长也不是难事。想起来,当年我考研结束后我逛了下论坛,两门专业课334和440简直是哀鸿遍野,心里还是有点偷乐的,稳住了心态(坏笑哈哈哈…)五、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这里可以查询相关专业的学校排名,选定专业却纠结于选择学校的朋友们可以到这里查一下,作为择校的参考。在网站中间找到【学科排名】部分,选择自己想了解的专业,就能直接看到目标专业各校的评估结果了。这里的评估是基于很多院校的客观评价,比起花时间问学长学姐省时省力,而省下时间去复习岂不更好?
六、直接的网站搜索
在某些信息实在查询不到时,你需要试下另外一种方法信,那就是直接的网站搜索。比如总是演大学2015年的录取名单,你在中山大学的的研究生院官网其实已经是搜不到了,但直接百度却可以在其他网站上查到,因为有不少有这些信息的机构或者同学会将这些信息传到网上,学会搜索,还是很重要的!!!
百度必应谷歌或者搜狗都可以,虽然百度有很多广告,但是建议还是先去百度搜,甄别广告后还是找不到,可以试试其他的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