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美文

5U文学网 > 美文 > 原创美文 > 结合文学作品谈谈文学倾向性,文学的倾向性举例说明

结合文学作品谈谈文学倾向性,文学的倾向性举例说明

| admin

文学的倾向性名词解释

题库内容:

倾向性的解释

(1) [tendency]∶在一部文学作品中占主要地位并 影响 全书结构与内容的观点或主旨 (2) [tendentious]∶泛指某方面的爱憎倾向 他的 发言 是有倾向性的 详细解释 (1).文学艺术 名词 。指文学家、艺术家在作品 中流 露出来的 社会 思想 和对现实 生活 的爱憎情绪。 (2).泛指对某方面的爱憎倾向。如:他的讲话倾向性是十分 明显 的,还能听不出来?

词语分解

倾的解释 倾 (倾) ī 斜,歪:倾斜。倾侧。倾塌。倾圮。倾跌。 趋向:倾向。 倾心 。 倾慕 。倾注。左倾。右倾。 倒塌:倾颓。倾覆。倾轧(?)(在同一 组织 中互相排挤)。 使器物反转或歪斜以倒出里面的 东西 ;引申为尽数

恩格斯是如何看待文学的倾向性的/

他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

文学的倾向性和真实性的关系

X

什么是文学的倾向性?它与文学真实性的关系怎样?

文学的倾向性是作家的阶级立场、政治观点、宗教观念、道德观念、感情爱憎、审美情趣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文学作品中,真实性和倾向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都是通过艺术形象的描写表现出来的。艺术的真实性和进步的倾向性的统一,是一个作家应努力追求的目标。

(文学理论问答)

结合一部作品分析其文学倾向性

所有绘画作品硬靠都能靠上文学倾向性,

这首先就应该总结一下文学中的常见手法了:

在文学作品中,表现手法形式多样,不一而足,正是由于使用了大量的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内涵才得以大大丰富,表现力才得以大大提高,其艺术魅力也才得以经久不衰。下面对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作一些简要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把握作品的表达技巧。

(一)抑扬结合:“抑”,就是压制,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贬低,批评,否定,甚至丑化;“扬”,就是褒扬,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抬高,赞扬,肯定,美化。这两种表现手法结合在一起,可以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有时候,为了对事物进行褒扬,往往先进行贬损,以形成鲜明的对照;有时候,则是为了贬损表现对象而先进行褒扬,形成前后的强烈反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二)点面结合:“点”,就是某一个具体的对象,加强点的描写,可以使文学作品内容具体,有血有肉;“面”,就是较为全面的情况的概述,注意面的描写,可以使文学作品具有普遍意义,深化主题。点面结合则可以使文学作品既具体又有概括性。

(三)动静结合:“动”,就是对事物的动作形态进行描绘;“静”,就是对事物的静止状态进行描绘。"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鸟的鸣唱反而把深山密林的那种寂静表现了出来,这就是动与静的艺术辩证关系。文学作品中可以运用对比、反衬等手法,以动写静,或以静写动,以求得动中显静,静中有动,从而深刻地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动作,使人物形象更有魅力;使情节波澜起伏,更加引人入胜。

(四)叙议结合:“叙”就是叙述事物的情况;“议”就是发表作者的意见。在古代诗歌中,“叙”往往是“议”的基础,“议”则是“叙”的升华,是点睛之笔。

(五)情景交融:“情”是作品表达出来的感情因素,是诗歌一项重要的内容;“景”则是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在古代诗歌中,“情”与“景”往往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而现代文学作品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的,通常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状物抒情”等写法。

“触景生情”是指在文学写作中,自然景物和它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是指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来抒发人物或自己的主观感情。“寄情于景”,指作者在写作中,带着由人物或作者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主观之情。“状物抒情”指在文学写作中,作者通过对自然风物的特点、特征的细致具体的描绘,抒发 人物或作者自己强烈的感受和真挚的感情。

(六)衬托对比:“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衬托一般是以次衬主,对比是正反对照,无主次之别。

(七)伏笔照应:“伏笔”,是指在作品中对以后将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所作的暗示。恰当地运用伏笔,可以使人物的出现或事件的发生显得自然、合理。“照应”,是指作品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恰当地使用照应,能使作品的结构显得紧凑、严密,能帮助读者了解作品的脉络和文章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

(八)托物言志:是指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表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更为深刻的含义。恰当地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能深刻生动地表现深层含义。如: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诗中的小松尚年幼,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见识,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所以诗人感叹到: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而这埋没深草里的“小松”,其实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也是当时那些出身寒微,虽年少有才,但报国无门,一生潦倒的优秀人材的写照。又如: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诗的一、二句极写了一株生长繁茂、秀色照人的杨柳。它随风起舞,轻盈袅娜;它色泽嫩黄,比黄“金”还诱人;它风姿可爱,比“丝”缕还要柔软。但它却处于背阳阴寒、人迹罕至之“荒园”中,无人欣赏,只好终日寂寞了。它的遭遇就好比那些才华满腹而生不得其地的人才的境况。这首咏物诗,抒发了诗人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九)白描细描:“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也叫“简笔”;“细描”,是指对描写对象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渲染,以突出事物的特点,也叫“工笔”。“白描”的如:

林冲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只说林冲……带了钥匙,信步投东,……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林冲)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便出篱笆门,仍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

节选的是文中三处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就是“白描”。第一段,写林冲初到草料场时,风起雪下。其中的“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范围之广。第二段写林冲出门沽酒时的雪势:“那雪正下得紧”。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两处的两个“紧”字,就把一场越下越大的雪,描写清楚了。以上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确实给人以风大雪紧的印象。而“细描”的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宝玉的外貌描写:

……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颁,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节选)

文段中对贾宝玉的穿戴与相貌作了极为细致的描绘,读完它,我们甚至已十分清楚地知道他衣服的颜色、质地与花纹,眼前也仿佛出现了一幅传神的肖像。

(十)铺垫悬念:“铺垫”,就是在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或高潮到来之前,所作的环境、情绪、气氛等的描写。借以造成“呼之欲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悬念”是指文学作品 在情节进展的关键处,有意制造一些激发读者兴趣和紧张心情的未知数或细节,而将详情留在后面交代。

(一一)正面侧面:“正面”,指直接描写,就是制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环境做具体生动而形象的描摹和刻画,也可理解作“实写”。“侧面”,指间接描写,指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人事景物来反映、衬托被描写的主要对象,也可理解作“虚写”。

就这么一封平平常常的家信,居然成为父亲享之不尽的快乐源泉。收到我的信,父亲不急于拆开,而是先斟好酒,旁边放上一把罗汉豆,然后坐定,然后才拆封展纸,啜一口酒,看一行字,好象字里行间能够嚼出味来,我的信竟成了父亲的“下酒菜”。看完了信,也差不多一个时辰过去了,母亲从田头回来,这时,父亲便会极高兴地叫母亲过去:“来信了,有来信了!”也不管母亲该洗洗脸、歇一歇,就象说大书一样摇头晃脑地读起来,那模样母亲说“有些呆笃笃”。

……

从母亲那儿知道了父亲对儿子的信这般痴情,我很感动。而且母亲还告诉我说,你爸也真个滑稽,天天要去晒场道地等邮递员,问一问有没有“伢屋里格信”。我知道了这些,感动之余就是更勤快地给父亲写信,这一行动显得很自觉、很真诚,也算是对父母辛劳与爱心的回报。(《家书》节选)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记叙了小小家书中所蕴涵的浓浓父子亲情。在写作时,作者注意运用了正面、侧面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主题。前一段运用的是正面描写,通过对父亲“享受”读信的一连串动作的直接、细致的描写(不急着拆信——斟酒——拿豆——坐定——拆信——啜一口酒——看一行),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对儿子来信的痴迷,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浓浓的父子间的亲情。而后一段则是运用侧面描写,不再写父亲的行为表现,而是通过母亲的叙述和我由得知这一情况后而产生的相应改变来暗示亲情获得的升华。又如下面两首古诗: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百花常恨风吹落,惟有杨花独爱风。(吴融《杨花》)

同是写杨柳,白诗运用的是正面描写。首句写的是杨柳枝条之盛,舞姿之美。在春风吹拂之下,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次句极写柳枝之秀色夺目,柔嫩多姿。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两句写尽早春新柳又嫩又软之娇态。吴诗写了对杨花的赞美,但他没有直接写杨花如何美、如何特别,而是写与之形成对比的百花,他侧重写了百花的喜欢争春斗艳、表现自我又个性脆弱、易于为风所折。百花的这种轻浮懦弱正好从侧面反衬出杨花淡泊而坚定、勇于迎接挑战的美好情操。这种手法很好地达到了作者要赞美与众不同、高傲不羁的杨花的目的。

(一二)比喻象征:“比喻”即“打比方”,就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恰当地运用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象征”是指作者以某事物代表另外的事物而原来事物的特色仍然存在,或以某事物代表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形象,象征着革命前驱者的心理和感情;鲁迅笔下的过客形象,象征着上下求索,坚持前进的韧性战斗精神,是心理和心灵状态的形象化;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美人,也具有象征意义。运用“比喻”手法的如: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同“靛”),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几尺飞如电。晚云都变 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此曲全篇共用了六个比喻。第一句是把长江比作“白练”(白绸带子),写出了秋江之澄澈;第二句是把苍翠秋山比作蓝靛(一种深蓝染料),写出了山色之青翠;第三句是把宽阔浩瀚大讲中的轻灵江帆比作几片苇叶,唯有苇叶之轻灵,才能写出疾飞“如箭”的感觉;第四句是把从巍峨高耸的庐山上倾泻而下的瀑布比作闪电,写出了山之陡峭和瀑布之速度;第五句是把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初月比作一把半圆形的团扇,写出了“新月”的优美;第七句是把南归塞鸿(鸿雁)的飞翔队形比作“一”字,而烟波浩渺的江天就是“一”字依托的大宣纸。六个比喻皆明白无隐,酣畅淋漓地写出了满纸生气。比喻的运用令本篇笔势纵横,意象壮阔,感情蓬勃豪放。

又如“象征”手法的运用:

一个浪,一个浪 它的脸上和身上

无休止地扑过来 象刀砍过的一样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被打成碎末,散开……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艾青《礁石》)

此诗中的礁石,作者说,象征的是一个民族,一个要求生存的人,在遇到连续迫害时的态度。诗中的礁石,它受到的压迫不可谓不惨重(“它的脸上和身上/象刀砍过的一样”),但它却仍然努力把“无休止地扑过来”的浪“打成碎末”,“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种不畏强暴的坚定信念,不只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更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的象征。又如: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过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臧克家《老马》,1932,4)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一匹负重受压、痛苦无比,在鞭子的抽打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老马。而实际上,老马象征的是受苦受难的旧社会的农民的命运,同时也象征作者自己当时的感情。诗中的老马、农民百姓都是思想情感上受压迫,前途渺茫,命运悲惨的,而作者此时对蒋介石政权全盘否定,而对革命的前途,感觉十分渺茫。生活痛苦,心情沉郁而悲愤,他的情感与受压迫、受痛苦的农民有一脉相通之处,对于“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的老马亦然。

(一三)借古讽今:是指在文学作品(尤其多见于古代诗歌)运用典故、史实等来讽喻、影射现实的写法。它能隐晦含蓄地表达作者不能明说或不方便明确说出的的对显示的不满或批评。例如: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用历史事实来说明现实问题。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佗胄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则是内心的独白。这首怀古之作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热忱。

(一四)卒章显志 : 是指在文学作品的篇末结尾处才点出作品主题的一种写法。“卒章显志”的手法运用对作品能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

越是珍贵的东西越是在失去之后充分显示出它的价值。比如青春,这个曾被我们无数次吟诵、无数次咏叹、无数次自作多情哼哼的美丽字眼,当我们拥有它时,总不免出奇地慷慨,犹如百万富翁一掷千金般地挥霍无度,一旦意识到很快就要挥手作别时,我们才蓦然醒悟:一个多么凝重而悲凉的时刻降临了!

然而,青春依然在匆匆流逝,如云,如梦——

青绿如黛的春日,起源于一叶之碧。青春之勃发,是在不知不觉间进行的,不知不觉之间,男孩子的喉结开始凸起,噪音变粗、唇上冒出细细绒线的胡髭,体魄像拉面似的长了,不知不觉之间,使对长辈们过多过细的溺爱和照护滋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反感,喜爱拧着脖子争辩,常找一些自以为是天下第一的道理来争强好胜,周身的热血如解冻的山溪飞快地漩流,内心里涌动着一个接一个的欲望,一股接一股的冲动。每个新来的日子;都像节日的太阳一样鲜嫩和充满期冀。至于女孩子,她们的脸颊开始潮红;胸脯也悄悄隆起,体态渐次丰满,黑亮而清纯的眼睛盛满梦幻,周身则散发出天然的、幽长的、莫可言状的芳馨。她们有些害羞却从不怯于对异性的尖刻挑剔,高傲的外壳下其实掩饰着如火的激情,热衷于鲜丽的服装色调,爱在心里编织着未来的梦幻。走路一步三跳,说话清脆得像风中的银铃。

啊,少男少女,生命中最优美最令人痴迷的华彩乐章。

青春的成熟,说是在走上社会之后,这时心中的彩虹已渐次隐去,炽热的太阳也不再罩着一道神圣美丽且令人眩晕的光环,日益高涨的创造欲望与窒息创造的某种潜网形成鲜明的反差和尖锐的冲突,于是嗟叹和忧愁像泉水涌流。作一个保守的估计,大约100个年轻人中有一半以上对自己的生活境况不满,这当然不排除阴错阳差的偶然因 子,不排除复杂社会的不完善,但归根结底是自己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有缺陷的存在,绝对的完善永远只生长在梦里,青春如梦,青春时节任何过激的言行,只要不触及法律,不危及社会,都是可以得到宽容和谅解的。由梦幻转向现实势必经过一段阵痛。但如果把这种阵痛延伸到不应有的地步,那就不仅不应该,而且很危险。生活的热望永远是灿烂青春的内核,而颓废和玩世不恭则是堕落的开始。

青春的魅力在于结晶。青春一经结晶,就成为风吹雨打推不动的存在了。

对青春流逝的任何喟叹都无济无事。有人想出了一条挽留青春的妙计——“减少十年”。然而我以为最根本的变革在于改革青春的量度单位,使青春的量度单位不再信赖于生理而是信赖于心理。事实上,青年拥有青春,但不等于青春,青春决不是青年的专利,心理保持青春的魅力之所以千百倍地胜过生理拥有青春的魅力,是因为它不受任何时空的限制,不因人因事因地而异。世界上活得最好的人,是 那些心理上永远年轻的人。

如梦的青春,贵在结晶。

青春,永远属于心理上年轻的人们!

(《青春如梦》)

“青春”是什么,为什么说“青春如梦”呢?文章在前面列举了种种来说明青春是美丽的,也是短暂的,要珍惜青春。但是青春的真正“可贵”之处在于什么呢?作者直到篇末才点出:“如梦的青春,贵在结晶”“青春,永远属于心理上年轻的人们”,也就是告诉我们:青春的价值在于成功,青春属于心理年轻者。有上文的抒议做铺垫渲染,文章的主旨水到渠成。

(一五)承上启下 :指作者为了使作品行文流畅,特意在作品中运用一些既能紧承 上文文意,又能启示下文内容的过渡语句或段落的方法。例如:

梧桐在我们住的那幢搂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它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语,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萌庇一方的坦荡。 (《闲读梧桐》节选)

在节选的这些文段中,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了描写对象梧桐树,而第二段却提到了母亲的来信。这一情节有何用意呢?读完全文,我们发现它与文章主题并无关系,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又不难发现,其实,作者是由写母亲的来信引出母亲对家事的回忆,再由这个回忆引出外祖父,引出外祖父的遭遇与结局,这一不露痕迹的插叙暗示了外祖父与梧桐的联系,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外祖父与梧桐树的一番对比,使文章的思路十分流畅。

(一六)开门见山:即指文学作品一开头就直入本题的一种写法。运用这种手法,作者在作品的开头往往不考虑使用什么特殊的技巧,下笔即点出描写对象或表现主题,使文章显得明白清楚。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郁达夫《故都的秋》节选)

文章开门见山即点出了中心内容——“北国的秋”,并提出了此“秋”的特点:“清”“静”“悲凉”,下文即围绕这些特点展开描写。这个“开门见山”的写法使文章直奔主题,立刻让读者感受到了故都的秋的独有的意境。

22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