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文学的关系是什么,语言和文学的关系是什么意思
推荐文章
语言学与文学的关系是什么
语言学是研究汉语言或是其它语言的学科,比如说中国语言学中要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训诂学等;文学有比较文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等等。它俩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
语言学:
语言学(linguistics)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语言学被普遍定义为对语言的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研究。并且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文学: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文学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是个很大的问题,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是传统的工具论,一种是后起的本体论。两种观点相持不下,谁是谁非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但我们至少可以这样看,两种观点实际上分别强调了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综合起来,也许我们能够把这个问题看得更清楚一些。
大体而言,中外古典文论所持的基本上是“工具”论,即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形式”、“工具”、“媒介”、“载体”,它的功能在于表达生活和情感的内容,内容具有“优先权”,而包括语言在内的形式则处于被内容决定的被动位置。文学用语言作为自己的构造手段,并以语言的超常使用所能达到的最佳艺术效果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诗人卡西尔说:“诗人不可能创造一种全新的语言。他必须使用现有的词汇,必须遵循语言的基本规则。”简言之,语言是文学实现表达的载体。从这种观点出发自然触及到中国文学里一个古老的问题——“言不尽意”。往大了说即文学表达因为语言自身的局限而受到某种限制。这就要求文学家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使得文学语言具有一些与常规语言不同的特点。也正是由此出发,一部分文论家提出了文学的语言本体论。
文学理论研究中的语言本体论认为文学的本质特征在于语言形式,作为艺术品的文学创造,其价值在于他是一个特殊构造的语言事实,如同雕塑,音乐等艺术形式一样,它本身就是一种目的,一种美,而不是为了表达什么,即所谓:“为艺术而艺术”。不同之处只在于文学选择而且只能选择语言作为其载体。正如戴昭铭在所言,文学的本体不在于对生活的模仿,不在于对作者心灵的表现,而在于文学的语言形式本身,文学的变革也不是对社会变革的反映和社会变革的副产品……文学以语言组成自己的形式,这种形式有时候是一种对现实的普通语言陌生化和疏离化的结果。文学作品是一个特殊的语言等级,是与普通的语言相对立的。普通语言的的首要功能指向世界的存在以沟通信息,文学语言以自我为中心,它的功能是排除外向指称,只把注意力放在形式和技巧方面,使事物显示出自身的特殊性,从而改变人们的感觉方式,使之获得一种审美效果。
各种文学样式都必须以语言材料作为自己的构造手段,但是不同的文学样式对语言材料的各种功能在使用上各有侧重。戏剧侧重于语言的会话功能,小说侧重于语言的叙事功能,诗歌则侧重于语言的抒情功能。但无论侧重什么,语言的各个功能是文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语言对文学的影响由上文可见一斑。同时文学反过来也对语言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最明显的莫过于文学对共同语形成的影响。从人性角度讲,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儿文学的倾向。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往往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它在全民族中的崇高威望,广泛流传和深远影响,使得这些作品的语言对民族语言的统一和共同语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文学的终极目的并不在于语言的完美运用,而且,由于语言自身的局限性这也是无法达到的。文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摆脱语言的桎梏,使作者与读者进行直接的语义交流,从而分享一种来源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的美的感受,即让读者与作者“感同身受”,进而引发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引发思考。然而由于语言本身的局限和人个体间的相对独立和特殊,所谓“感同身受”是无法达到的,所以目前的文学是通过语言的运用进行情境的不完全创设,进行有意或者无奈的“留白”,让读者进行再创作,进而达到文学引发思考的目的。从这个方面看,虽然语言对于语义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局限,但是正是这种不完全表达、不完全架构使得读者对文学的思考和阐释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体现出文学的美感,并使文学进一步发展下去。因此,对于文学而言,语言的局限或许并不重要。
语言学与文学的关系是什么?
中国语言文学下面分为两个学科,一个就是语言学,另一个就是文学。他们是一个大类学科下的两个分支。
语言学是比较侧重对语言的理解和认知,如果选择学习语言学的话,我们一般会学习到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纲要语言学概论这样。
袁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区分了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抽象的言语是一种个人现象是具体的,再研究语言学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语言的社会现象。
文学在学习文学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注重对文学气质的培养,文学一般是日积月累的一种知识。如果选择学习文学一般,我们会学习到五代文学现代文学甚当代文学。
无论是语言学还是文学都是中文下面滴两个分支的学科,具体选择哪一个学科要对要看自己对某一方面滴。
1.什么是文学对语言的超越,以及文学是怎样完成超越语言的?
文学对语言的超越是指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文学决不囿限于语言,对于语言,文学具有超越性。文学对语言的超越表现在文学打破语言逻辑及理性逻辑的规范,追踪情感逻辑和想象逻辑轨迹,在陌生化,语言的情感功能,象征几方面,体现出鲜明的超越性。
语言本身为文学创作留有超越余地,语言是普遍性的,文学是个别性的,普遍性对个别性则是既有约束,又有开放,使其能自由的超越,其次文学对于语言的超越,应在美学的层面上实现,还应该遵守语言的最底线规则和遵从民族接受心理习惯。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与文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1、从时间关系上来讲,应该是先有了文字的出现,才有了人类文学的诞生。远古时期的人类在劳动和交流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使之成为交际工具。并从而得以将自己的思想、审美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创造了灿烂、神秘的古文化。
2、从学术关系上来看,则应当是先有优秀的文学文化,激发了人们对文学工具——语言的研究向往,再有了语言研究。许多语言的研究,都是基于对前代遗留的文学作品的解读二进行的。文学作为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的生动反映,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
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汉语言专业偏重于语言研究,汉语言文学注重于文学修养与内涵。
1.就如学英语一般,汉语言专业学习语言本身。它的课程如逻辑学、中国语言学史、计算语言学、汉语方言调查、实验语音学等,都是对语言科学的解剖,深入的探索。汉语言专业培养的是具备汉语及语言学、中国文学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科研、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管理及语言应用方面实际工作的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2.汉语言文学研究的是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它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汉语言文学,知道该如何去评价一个文学作品,并进一步拓宽知识面,积累深厚的人文底蕴。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汉语史、美学。
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语言学和文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合称语文.
语言学是文学的基础,文学是语言学的进阶.
就好比,理科是工科的原理,工科是理科的实践,也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合称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