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文学理论是什么
推荐文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论述
关于文学作品的类型,可以划分为很多种,有的可以用再现型和表现型来表述,有的则需要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所来界定。
在文学作品的类型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事实的文学状态。它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最基本的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再现指的是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现实,面对现实,逼真指需要文学作品立足客观现实,再现现实矛盾和本质规律,例如路谣的《平凡的世界》,就是典型的现实型文学作品,平凡世界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的纷繁.......
《平凡的世界》是用温暖的现实主义的方式来讴歌普通劳动者的文学作品,具有人性的高度,路遥把苦难转化为一种前行的精神动力。描写苦难的新时期作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把苦难转化为一种精神动力的作家却并不多,路遥当属其中之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充分体现了社会现实与逼真,对十年间的客观现实状况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和模拟,让读者身临其境,并且生动的刻画了当时的现实矛盾,体现了现实型作品的基本和主要特征。
其次,在文学作品中,需要讲述的就是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主观理想的文学状态。它的基本作品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型,与现实型作品基本相反,现实型文学立足现实,突出再现性,理想型文学则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现实型文学以写实的方法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写,理想型文学则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例如唐朝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望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阔景象,绝对不是肉眼可以看到的,作者是幻想出来的意境,“自道所得”,言语带有夸张。上句描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李白的《将进酒》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诗人所想表达的情感,李白用豪放的语言,直接抒写了旷达不羁,乐观自信的精神和对社会现实的愤闷,而不是不动声色的将情感隐藏,并且,李白将生活中所能见到的素材,辟出黄河之水,黄河的流向经过处理,使其有了独特的夸张和变形的色彩,《将进酒》充分体现了理想型文学所具有的表现性和虚幻性的特征,是理想型文学作品的典型。
随
最后,则是象征性文学,象征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状态。特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象征性文学又和文学型作品有些差别,从暗示性讲,现实型文学重在再现现实,理想型文学重在表现情感,象征性文学则重在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并且象征性文学还具有朦胧性,象征性文学的间接表现的暗示方式,使它具有一定的朦胧性,朦胧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象征是抽象之物与具体之物之间的比较,其中的意义是存粹暗示出来的。
例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在《变形记》这部作品中,作者主要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孤独与陌生感,即是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也就是说这种关系荒谬并且很难沟通。卡夫卡通过小说并不只是单纯的阐释事实,而是抗除世界,追寻人类人性的完善。暗示了当时西方的社会环境,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卡夫卡从艺术上使用的手法体现了象征性作品所体现的暗示性和朦胧性,更好的体现和象征性文学作品的典型和更好的揭示了人们的内心世界。
除此之外,还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尤涅斯库的《秃头歌女》,舒婷的《致橡树》等作品都体现着象征性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
关于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由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不同结构形式所决定,文学作品形成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等基本体裁。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的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可以分成抒情性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和音乐性,例如《木兰辞》以及《往昔》等诗歌体现了诗的凝练性和跳跃性,而杜甫的《春望》和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体现了诗歌的平仄和押韵,体现了诗歌的音乐性,描写了诗歌的节奏。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文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环境描写。
小说构成的三要素有情节,人物和环境,首先,描写人物,是小说的显著特点。诗和散文可以写人物也可以不写人物而小说必须写人物。其次,情节是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最后,环境描写是衬托人物性格,展示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比如《红楼梦》中有心理描写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别人耻笑。也有肖像描写的身体怯弱,自然风流,多愁善感,弱柳扶风。还有语言描写的刚念了《四书》—认得几个字。舅母爱惜赐反饭,原不应辞。还有多个小说例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都体现了小说的基本特征。
其次是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矛盾体裁。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以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等。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的反映现实生活,集中的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剧本的基本特征有浓缩的反映现实生活,集中的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例如李渔的《闲情偶寄》强调结构单一化,浓缩的反应了现实生活,还有《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等作品都体现了剧本的基本特征。
还有散文,散文有广义的散文与狭义的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的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
例如《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生活的文字。然而,“作家的生活与作品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无论是从作品的内容、情感上来看,还是从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手法上来分析,这个作品都具有更深广的意义。因此,本文试图从作者创作的视角,来探寻《朝花夕拾》的文外之旨。满溢乐趣的百草园,质朴严谨的书塾,善良仁慈的阿长,乃至正直热情的异国老师这些儿时记忆,曾时时蛊惑“著作者,也使每一个读者,对《朝花夕拾》产生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一一温馨的回忆。并且,《朝花夕拾》也体现了散文的各个基本特征。
最后,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文学性,纪实性。
例如《震撼世界的十天》本书是从革命前夜的准备,到突发的起义;从苏维埃政府的宣告成立,到旧势力的敌对状态;从颁布重要的苏维埃法令,到最后扑灭反革命武装的垂死反攻;从不为一般市民理解与接受,到获得工、农、兵大联盟的彻底支持……书中详细地描述了革命进程中种种微妙的变化。客观而非意识形态,感性而非教条式,被誉为“二十世纪影响深厚、最重要的报告文学”还有诸多作品等都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都是报告文学的典型
文学作品可分为哪四类
文学作品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类。介绍如下:
1、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2、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和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3、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4、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扩展资料:
诗歌简介: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学形式。中国是世界上诗歌最发达的国度之一。
散文由来:中国的散文从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而来,代有散文名家名作。其中历史散文和赋体以及奏议文告等应用文体,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大文学体裁
文学理论教程(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一、名词解释
二分法: 二分法是把所有的文体划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我国很早就有文与章之分,刘勰将文体分为“文”和“笔”;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文体的语言是否押韵将史诗、戏剧等一切有韵文体统称为诗,无韵文体则包括各种各样的文学和非文学,乃至应用文体。这种分类法过于笼统,早已不用。
现实型文学: 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这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再现客观现实。这是现实型文学的主旨。再现是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实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它强调立足客观现实,忠实现实,对现实作冷静的观察、分析,直接揭示现实矛盾。二是写实的方式。这是现实型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它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以描写见长,不夸张,不变形,真实地体现客观事物感性状貌。
理想型文学: 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这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表现主观理想。这是理想型文学的主旨。表现是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理想,想象,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它突出主观因素,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艺术地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表达作家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二是直接抒情的方式。这是理想型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理想型文学则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它的情感态度主要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像现实型文学那样不动声色地将情感隐藏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之中。
象征型文学: 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象征”,具有超越形象自身的寓意性。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其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这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寄寓审美意蕴。这是象征型文学的主旨。这种意蕴或是侧重客观现实,或是侧重主观感受,都往往有某种超出具体、个别现象的抽象、概括、朦胧的性质。二是暗示的方式。这是象征型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它侧重以间接的方法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往往塑造变形的、虚拟的假定性形象,启发读者去体味象外之意。象征型文学的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 兴起于18世纪末,大盛于19世纪,风靡于欧洲的文学思潮。它以强烈的主观态度、热烈奔放的情感力量、无拘无束的幻想精神、奇特神秘的艺术效果,侧重生活的瞬息万变、精神的动荡不安以及富于特征性和神秘性的各种奇特现象。因而在浪漫主义文学中充满了夸张的形象、异常的情节、虚幻的神话色彩和奇特的异国情调。
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30、40年代形成的文学思潮。它以强烈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批判性成为现实型文学的典型形态。它提倡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再现现实。全面 地深入现实社会的各个层面,既要进行精细入微的刻画,又要进行历史长卷式的宏观展示。同时它还赋予人物性格以极大的历史感和丰富性,在多重社会关系中塑造典型形象,表现典型环境。并且对现实社会中的丑恶现象进行犀利的分析,深刻的批判,表现出对现实的强大的理性批判精神。
象征主义文学: 19世纪70年代形成的文学思潮。它强调艺术的创造,主张艺术不应当只是描写客观世界,而应揭示隐藏在客观世界背后的真实,显示人的心灵状态。在表达方式上注重暗示,认为人的精神与自然万物息息相通,在可见的事物与不可见的意识之间,存在对应或默契。因此,可以通过这些主观意识的对应物来暗示出主观精神、心灵状态,通过带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暗示主观精神。它致力于挖掘语言的潜能,打破了词语的单一性、含义的直露性和明确性,在曲折性与含蓄性中突出语句的转义,暗示复杂的、难以言喻的情感状态,成为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古典主义: 产生于17世纪法国,流行于欧洲各国的文学思潮。主要特征为崇尚理性,重视类型,强调教化,追求高雅与标准化。代表作家有悲剧大师高乃依、拉辛,喜剧大师莫里哀等。
自然主义: 19世纪6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文学流派。主张用生物学的观点写人,提倡描写的烦琐性,鼓吹无思想性。代表作家有左拉、福楼拜和龚古尔兄弟。与现实主义相同,自然主义也强调客观地反映现实,但自然主义的描摹自然的主张实际上是随便观察到的庸俗的自然、多属偶然现象,反对现实主义通过典型概括的手法反映现实。它要求文学家成为科学家,应按照严格方法进行研究和创作。自然主义者认为,既然作家完成的是科学家的职能,他就应该做到绝对的冷静和客观,而不应流露个人感情和给予评价。
现代主义: 20世纪初以后西方各个反传统的文学流派、思潮的统称。主要包括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存在主义、法国新小说派等文学流派。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最大特征是: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和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现代主义强调表现内心的生活、心理的真实或现实;认为艺术是表现,是创造,不是再现,更不是模仿;主张内容即是形式,形式即是内容,离开了形式无所谓内容。现代主义的重要创作手法之一是自由联想。在艺术风格上,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不同文体、标点符号甚至拼写方法和排列形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觉、印象和精神状态;作品结构变化突兀、层次繁多;故事情节似有若无,怪诞荒谬;人物形象扑朔迷离,违背常情常理。许多西方学者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已经逐渐被后现代主义所取代。
唯美主义: 是19世纪末流行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它最初起于诗坛,后来渐及小说、戏剧,主要流行于英国。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这里所说 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因此,有时也将唯美主义称为“耽美主义”或“美的至上主义”。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法国作家戈蒂耶是由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的作家。他反对艺术的功利主义,主张纯艺术,追求形式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其真正代表是奥斯卡·王尔德,他是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又是唯美主义理论的鼓吹者。
象征主义: 19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和文艺思潮。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指象征主义流派,二指象征主义文学思潮。。从创作方法上来看,象征主义是对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反叛,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开始走向没落,现实主义转入批判现实主义阶段和出现自然主义分支的极端时候的一种艺术倾向。它与批判现实主义同时发展着,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两大艺术潮流之一。它认为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它把文学重新拉回抒写个人感情为重点的老路上去。然而,它抒写的个人情怀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大异情趣,抒写的不是日常生活中浮浅的喜怒哀乐,而是不可捉摸的内心隐秘。诗的目的不是要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读者似懂非懂、恍惚有所悟,使读者体会其中的深意。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而是追求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的意象。
表现主义: 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在创作上,表现主义作家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进而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它在诗歌、小说和戏剧领域都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其诗歌的主题多为厌恶都市的喧嚣,或暴露大城市的混乱、堕落和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情绪或是对“普遍的人性”的宣扬。它的特点是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精神和内心激情。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特拉克尔和德国的海姆、贝恩等。其小说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现实生活的异乎寻常的变形或扭曲,用以揭示工业社会的异化现象和人失去自我的严重的精神危机。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卡夫卡等。其戏剧内容荒诞离奇,结构散乱,场次之间缺少逻辑联系,情节变化突兀,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多用简短、快速、高声调、强节奏的冗长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大量运用灯光、音乐、假面等来补充语言的效果。代表人物有瑞典的斯特林堡、德国的托勒尔、美国的奥尼尔、捷克的恰佩克、英国的杜肯、衣修午德以及爱尔兰的奥凯西等。
未来主义: 是20世纪初期流行于欧洲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流派之一。这种思潮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中,西方的未来主义也反映在戏剧、绘画、音乐、舞蹈等各个文艺领域。它以反对文学中的唯美主义为先导,承认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未来主义作家宣称追求未来,主张和过去截然分开,否定以往的一切文化成果和文学传统,鼓吹在主题、风格等方面采取新形式,以符合机器和技术、速度和竞争的时代精神。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字要自由”,“想象要没有拘束”,反对句子的逻辑结构,喜欢用一连串的名词或动词不定式东拉西扯地拼凑在一起。
达达主义: 是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超现实主义: 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流派。它脱胎于瑞士的达达主义,由达达主义在法国同象征主义相结合后逐渐演变而成。超现实主义者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所谓彼岸世界,即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世界。超现实主义者致力于探索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同时致力于突破合乎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糅合,而达到一种绝对的真实,超越的真实。超现实主义画 派代表画家有马格利特、达利、米罗、马宋、恩斯特等。
意识流小说派: 意识流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同时又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的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意识流小说作为一种结构方法,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文学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流行于40、 50年代的欧美,60年代已是强弩之末,但其影响延续至今日欧美文坛。存在主义文学是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 义过渡的流派,对各种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否定客观事物独立存在,强调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主张“重在行动”、“自由选择”和“积极进取”。但是存在主义文学大多描写世界的荒谬和现实的肮脏,表现荒诞世界中孤独的人的失望和不幸,基调悲观。艺术上,存在主义文学力求寓哲理于作品,强调叙述的客观冷漠。存在主义文学主要是小说和戏剧。
新小说派: 或称“反小说”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出现于法国,盛行于50、 60年代,它对英、美,特别对西欧和东欧(波兰)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主要代表是法国作家阿兰·罗伯·葛利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玛格丽特·杜拉等。他们主张摒弃传统的小说观念,从情节、人物、主题、时间顺序乃至语言等方面进行改革。它不仅要求改革小说的内容和形式,还要求改革小说与读者的关系。他们反对在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性格,反对描绘人物的外表特征。并竭力主张把人的思想、见解从小说里取消,把作者所作的政治、道德、心理的评论统统地从小说里取消,企图通过小说重建一个纯属内心世界的时间和空间。
荒诞派戏剧: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热内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剧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贝克特《等待戈多》就是典型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
黑色幽默: 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所谓“黑色幽默”,是指那种“从残忍中寻求乐 趣”的“病态的、荒诞的幽默”。 其主要特点是滑稽、怪诞地处理内在的悲剧题材;松散、脱节、不讲时间的叙事结构:对令人绝望、蛮横残暴的事件冷眼旁观。“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
诗: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可以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其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和节奏韵律性。诗的凝练性体现在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练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诗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跳跃性特征。它遵循想象、情感的逻辑,常常由这一端一跃而到另一端,或由过去一跃而到未来,超越了时间的樊篱、空间的鸿沟。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是最强调韵律性的。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如果各诗句停顿次数均匀,就会形成鲜明的节奏。
小说: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描写人物,是小说的显著特点。着重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小说在人物刻画上拥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段,可以从各个方面深入细致地塑造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情节是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叙事性文学比较注重情节,而其中小说的情节更为完整和复杂。小说则可以突破相对固定的时空限制,容纳更复杂丰富的情节,反映更广泛的生活内容。环境描写是衬托人物性格、展示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小说中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发生发展,都不能离开一定的时代、社会和自然的环境。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受特定环境制约的。只有充分地描绘环境,才可能具体、真实地揭示出人物活动和矛盾冲突的现实根据。
剧本: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独幕剧与多幕剧等。其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受舞台表演时间、空间的限制,剧本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浓缩性。“三一律”。没有集中的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剧本则更要把矛盾冲突加以高度的集中,使之达到尖锐、剧烈的程度。剧本要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是由戏剧艺术的时空特征决定的。在剧本中,剧中人物的言语(台词)是用来塑造形象、展示矛盾冲突的基本手段。
散文: 散文有广义散文与狭义散文之分。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其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散文选择题材有广泛的自由。它可以写人、叙事、写景、咏物、怀友、访旧,也可以描写风土人情,展示国际风云,细摹花鸟虫鱼。地方风习、街头景色、往事回忆、感情述怀,以及天上地下、古往今来,无所不可。散文是一种结构自由的文学样式。它的结构没有严格的限制和固定的模式。灵活、随意,是它的长处。散文之“散”,较突出地体现了它的结构特征。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有感而发”,“有为而作”,抒写作家真实的现实感受和真实的生活境遇是散文的一大特点。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其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报告文学往往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报告文学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报告文学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必须有生动的形象化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