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并最终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六年级《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宇宙生命之谜》原文课文
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向往着"天上人间"和"天堂"。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知道那都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但是,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星球系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可以猜测,地球决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和酶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300至400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阳光辐射的行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140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争论了一百多年。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谜已经揭开了。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所以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昼夜,有四季,火星的两极也和地球一样,被冰雪封冻着。更有趣的的是,1879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人们还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有人认为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宇宙飞船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表明,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通过近距离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不是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而是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宇宙飞船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百分之九十六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低;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6年,美国发射了两艘名叫"海盗"的宇宙飞船。这两艘飞船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取得两项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火星表面的取样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两项成果证明,在飞船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
人们至今尚未能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近年来,通过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太空有有机分子存在。1976年我国吉林省下了场陨石雨,经过对其中最大陨石块进行取样分析,也找到了有机分子。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
《宇宙生命之谜》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前段时间,对天文爱好者来说发生了一件喜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对,“火星大冲”现象,能说说是怎么回事吗?人们为什么对火星如此关注呢?
2.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科学家认为太阳系中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争论了一百多年。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谜已经揭开了。本课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板书课题10宇宙生命之谜。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默读课文,看到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深入阅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找抓住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讲。)
2.讨论交流明确:
(1)宇宙是无限的
(2)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
(3)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4)太阳系中惟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通过对火星的考察,发现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6)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至今还是个谜。
3.你对课文中讲到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为什么?
(1)朗读课文
(2)总结
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知道了宇宙生命是否存在这是一个谜,这就需要我们现在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亲自去揭开这个谜,给人类提供更广阔的生命空间。
四、探究扩展
1.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宇宙生命、外星人、火星、载人航天技术等资料。
2.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录像资料。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
《宇宙生命之谜》一文是一篇介绍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科普文章,意在通过阅读理解,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领悟作者采用分析、比较、排除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表达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火星的情况及其成果,学生对有关生命科学的理论、术语的理解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难点。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火星的情况及其成果,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因此课前三天,我和学生都去了解搜集银河系、太阳系、火星、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随着了解的拓展,越来越觉得这篇教材过于“陈旧”——它选入教材只有几年时间,但在这几年中科学家对火星的探索已取得很多进展,欧洲于2003年6月2日发射“猎兔犬2号”于2003年12月25日登陆,日本发射“希望号”中途失踪,美国“漫游者A”飞船运载火星车“勇气号”在太空航行7个月于2004年1月3日在火星登陆,截止目前,已发回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图片,供科学家分析。
2.这是一篇介绍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科普文章,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或策略才能取得的教学效果呢?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的阐述)我想采取全新的教学策略。课前,我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搜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上课伊始,导入后我把“在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写在了黑板上,请同学们进行辩论,表明自己的观点。正方的观点是: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反方的观点是:地球之外没有生命存在,形成辩论双方。请学生自学课文内容,再结合搜集到的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3.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在辩论中,学生全员参与,全身心投入,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学生的探索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课内外结合,讨论争辩,迸发出探索求知的火花,学生掌握的科学知识远远超越了文本。本文的教学意图是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我发现,通过这节课,学生的兴趣已被激发出来。课下,那辩论声还时常出现,因为他们时刻关注着各方面对宇宙探索的报道。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的成功之处是:本节课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宇宙中除地球外是否还有生命存在”展开辩论,学生兴趣浓厚,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各方学生论据充足,辩驳有力。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小主人。在辩论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活跃了思维,拓展了知识,做到了课内与课外知识的有机结合,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科学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不足之处
由于上课学生不是自己的`学生,该班学生对于抓词、句来理解课文的方法掌握得不是很灵活。加上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引导上没有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按照预先的设计,一环一环地牵着学生的鼻子往下进行,因而课堂效果不是太理想。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前段时间,对天文爱好者来说发生了一件喜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对,“火星大冲”现象,能
说说是怎么回事吗?人们为什么对火星如此关注呢?接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看看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抓住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讲)最后探究扩展: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宇宙生命、外星人、火星、载人航天技术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