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鲁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
鲁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和部首“革”,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故事增长知识(了解动物蹄、爪的不同作用),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从自身特点出发,不盲目学样。
教学重点:
1、读懂猫妈妈所说的话,知道小猫咪不能穿鞋子的原因。
2、有感情地指导朗读,特别是文中的对话。
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脚的用途,懂得如何看待问题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手势激趣、自然导入
1、教师依次用手势作出下列小动物的外形(孔雀、小狗、螃蟹、鸭子、小猫),让学生猜出动物的名字,然后课件出示一只穿着鞋子的小猫咪。由此引出小猫能否穿鞋子的话题,设疑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需要认识的生字。
★读后让学生汇报,对小猫咪能否穿鞋子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检查生字。此时教师用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带着拼音读、去掉拼音读,出示词语读。
2、默读课文,自主感悟。
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自主感悟。
原因的查找
1、小猫咪为什么要穿鞋子呢?请大家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找找原因吧(学生读后汇报原因)
2、抓住表示小猫咪穿鞋子原因的重点词语,“羡慕”首先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猜测小猫咪自言自语说了什么羡慕的话,他羡慕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3、理解词语“好奇”,想象小猫咪会说些什么,想写什么?
4、你能体会小猫咪的心情吗?让学生类比小猫咪,试着读出小猫咪羡慕的语气。
对话的启示
1、课件出示“自主阅读提示”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回答问题。 自主阅读提示: 想一想-----小猫咪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 画一画-----描写小动物脚的用途的句子 读一读-----体会文中小动物说话的语气
2、小组汇报 小猫咪都遇到了哪几种小动物? 读出小动物脚的用途的句子。 让学生自由说文中小动物脚的用途,并适机引导学生用“如果....就....”来回答。 让学生做一做刨、抓、游、跑的动作。 指导读,体会读,男女生赛读,通过读对话体会不同的说话语气。 标点练习。让学生根据标点读出语气,并且练习用句号、问号、感叹号说句子。
答案的揭晓
1、汇报小猫咪脚的用途。
2、理解小猫咪不能穿鞋子的原因,让学生自由读猫妈妈说的话。
3、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进行范读,学生齐读。
四、情趣引读,品味主题
1、教师创设情境:(师扮演一只可爱的小猫咪来到院子里,遇到了分别由学生扮演的其他五种小动物,进行适时对话朗读,体会人物说话语气,进行品味人物特点。
2、评价小猫咪:你认为小猫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明理:学习本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拓展延伸,牵动课外
1、课件出示多种小动物,让孩子自由选择或者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其它小动物的脚的用途。
2、课外阅读:阅读与本文主题相关的文章
鲁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读中感悟和思考,深入学习体会“专心做事”的良好品格。
2.了解聂耳,走近聂耳,拓宽知识视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4.认识“创、革”等12个生字,会写“军、代”等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自主阅读,理解文意,学习聂耳专心做事的精神。
教学准备
少年聂耳和成人聂耳的生平图片资料等。
教学时间
2课时(第2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国歌导入,分步揭题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说出它的原名,词、曲作者。(板书:聂耳)
2.愿意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聂耳吗?学生汇报所收集的相关资料。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聂耳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少年)齐读课题。
(国歌是大家所熟悉的。以大家所热爱并能熟练演唱的国歌引入本课教学,可以迅速拉近学生和聂耳之间的距离,使大家觉得聂耳是那么可亲,可敬。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利用学生收集的有关聂耳的资料,使学生多角度地、更完整地了解聂耳其人。在此基础上顺势导入新课,给人一种水到渠成之感。)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同桌分自然段互读、互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分段读课文。大家评一评,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4.你认为少年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自由补充课题:少年聂耳
随机板书:喜欢音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个年段的学生都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应该坚持一条理念:阅读教学要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样,就要保证每一个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整体感知。)
三、围绕主线,品味探究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句子。
2.合作探究,品读重点词句。
(1)小组交流圈画出的句子,每个人都说一说自己选了哪句话?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聂耳喜欢音乐,为什么?
(2)各小组选出自己组内体会最深的句子,由组长当众汇报交流,其他组员作补充。
(3)根据小组汇报情况,集体品味感悟重点词句。
如重点句①:聂耳诞生在云南省玉溪县,少年时代他就非常喜欢音乐。
引导抓住重点词“非常”来领会。
重点句②: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坐在石阶上,手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侧耳倾听。
结合课文插图,引导抓住重点词“常常”“一眨也不眨”“侧耳倾听”,以及表示动作的词“跑”“坐”“托”来领会。可以做一做动作,体验“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样子,想象聂耳专心的神态(样子),再有感情地读一读,从而领会聂耳听音乐的专注和入神。
重点句③:抓住聂耳和师傅的对话。
可以分角色读一读,读出聂耳渴望拜师学艺的那种诚恳、迫切的心情,再有感情地读一读,从而体会到聂耳从小就对音乐情有独钟。
重点句④:哥哥去攀登龙门,聂耳却独自站在一棵大青树下吹起了笛子。
引导抓住重点词“独自”“站”体会聂耳对音乐的忘我之情。
重点句⑤:傍晚,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下起了蒙蒙细雨。聂耳全神贯注地吹着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
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体会聂耳的“全神贯注”。想一想,你在学习时遇到过“全神贯注”的人吗?可以说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从而深刻理解“全神贯注”的意义。
3.再回顾课文,文章围绕聂耳喜欢音乐写了哪两件事?(板书:向木匠师傅学吹笛子西山大青树下练吹笛子)
(这个教学环节是文章的中心环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补充合作学习成果,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尝试新型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读一读对话,做一做动作,说一说切身体验,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语言训练,如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抓住表示动作的词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初步渗透围绕中心编排内容的写作方法等,努力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
四、诵读全文,积累语言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2.我来摘一摘。
好词:如“阴云密布、侧耳倾听、全神贯注、蒙蒙细雨、点点归帆”等。
好句:自己最喜欢的,描写有特色的一句或几句话。
(有意识地积累文本中有特色的四字词语,以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不断地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存。)
五、读中思考,读写结合
1.再次回归整体。朗读全文,思考少年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
(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近聂耳,逐步加深对聂耳的认识。)
2.说一说,你遇到过专心做一件事而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的人吗?可以让学生把这个情形写下来,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读写结合,抓住时机进行“小练笔”,逐步提高学生写话能力,为三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识字游戏,如开火车、猜字游戏等,检查并巩固识字。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填写在“自选词语”的小货车上。
鲁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5 个生字,学会“封、借、初、渊、博、令、敬、佩、遗、憾”10 个字,能正确读写“别致、渊博、敬佩、遗憾”。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过程与方法:
1.小组讨论学习;
2. 能抓住重点词语如“总算”、“斩钉截铁”来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除长城外还有哪些是中国人的骄傲;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能根据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1.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教学过程
导入
昨天晚上,同学们阅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讲了谁,说了他的什么事情?(指名学生说一说),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工作条件都非常好,可是,当他听到新中国成立后,却毅然决定回国,敌人的迫害没有吓倒他,经过5 年的艰苦斗争,他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和钱学森博士有同样经历的科学家,他就是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学生齐读两遍。
新授
一、教师简单介绍华罗庚。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型,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
3.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数。
三、检查自学
1.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 )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初: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
令:与“今天”的“今”区分,不要少写点。
华:“华罗庚”的“华”:读四声,不读二声。
冲:“冲着”的“冲”读四声,不读一声。
撼:“遗憾”的“撼”可与“感动”的“感”比较,加深记忆。
授:“教授”的“授”可与“接受”的“受”比较,加深记忆。
(2 )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教师可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老师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轻重、缓慢是否一样,让学生体会华罗庚与妻子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以后的激动心情。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分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华罗庚的什么事情?他为什么要回国?
四、回顾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弄明白,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当补充,并提出期望。
板书设计
回自己的祖国去
华罗庚 祖国解放了 妻子
斩钉截铁 回去 回自己的祖国去
1950年初春 旧金山海湾 登上船舷
鲁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过程与方法:A、用自读的方式了解铜像的来历 B、知道为什么称于连为小英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文的学习中,明白体会于连是个聪明机灵的小英雄。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于连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思路:
一、导入新课
1、讨论英雄:小朋友们,什么样的人称为英雄?(厉害、聪明、勇敢、不怕牺牲)
2、你们知道哪些英雄?(.雷锋、刘胡兰、王二小、张嘎等)
3、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外国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于连)
4、板书课题:8、小英雄于连 (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创设情境,学习第一自然段
A、于连的祖国是比利时,现在我们就到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这座美丽的城市去游览一下。
(课件出示布鲁塞尔风光图,最后定格于于连铜像)
小朋友们,聪明的你知道这座撒尿的小孩铜像是谁吗?(于连)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主人公小英雄于连。看到这座铜像,你有什么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吗?(铜像有趣、很调皮,很有意思,很好玩,为什么他要撒尿等等)
请一位小朋友来描述一下这座铜像的样子。
B、课文中也描写了这座铜像的样子。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31面,把第8课轻声读一遍,想想: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描写了这座铜像?是怎样描写的?
(学生读完课文后反馈:第一自然段)(学生找出描写铜像样子的句子)
C、指导朗读:这座铜像真有趣,这一段该怎样朗读呢?(要读得有趣)谁来读一读?
(指名朗读,评价,再齐读。)
2、学习课文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A、人们为什么要造这样一座有趣的铜像呢?课文的第二个自然段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你能把这个问题读好吗?(指名读)这是一个什么句?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问的语气)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个问句。(生齐读)
B、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人们造这座铜像的原因?(3、4自然段)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读完之后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
(学生读第三、四自然段,然后互相讨论)
C、学生反馈讨论结果(因为于连撒了一泡尿浇灭了导火线的火花,拯救了全城的人们)
D、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五百多年前的一个晚上)
当时美丽的布鲁塞尔正在做什么呢?“侵略者”指的是什么?(想要占领比利时的人,他们是比利时的敌人。比利时人民对他们非常憎恨。所以当比利时的人民打败了可恶的敌人后,大家非常高兴,整座城市都在欢庆胜利。)(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回答后,课件出示庆祝图)
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齐读这个句子(大街小巷灯火通明,欢声雷动)。结合这幅图,说说你对灯火通明、欢声雷动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指名说“灯火通明”和“欢声雷动”的意思)
师:人们正在欢庆胜利,谁也没有想到敌人不甘心失败,竟会在这个时候来搞破坏,敌人想干什么呢?敌人做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反馈)这根导火线可是连着炸药库的,想想导火线点燃后会怎么样呢?(生自由发言)
就在这个时候,敌人的诡计被于连发现了。他看见了导火线上闪着火花,正在咝咝地燃烧着。小朋友,如果是你看到了导火线闪着火花,你会怎样做?(吓得赶快逃命,很慌张)
为什么?(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火是很危险的,所以小朋友在平时不要去玩火,要注意安全。)
E、于连看见导火线闪着火花时,他是怎样做的?(板书:想用水浇灭 想通知大人 )
于连看见导火线闪着火花,并没有自己赶快逃命,而是积极想办法。他知不知道这里很危险?你从哪句话看出于连知道这里很危险?(“哎呀,不得了”)
这里已经是不得了的危险,他为什么还不赶快逃命呢?(生畅所欲言)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遇到事情不慌张,勇敢)(所以小朋友如果是你看到了火花,逃跑是不对的,不要慌张,应该要积极地想办法。) 勇敢的于连看见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马上就想到了用水浇灭和通知大人这两个办法,而这两个办法行不行呢?为什么?(板书:附近没有水 时间来不及) 说明这时候的情况怎样?(非常危急)这句话该怎样朗读呢?(要读得着急)(生读句子) 这时如果再想不出办法会怎样?
F、在这危急时刻,于连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呢?(板书:撒一泡尿)
G、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回答吗?(课件出示句子。)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可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根导火线是可恶的?
“灵机一动”是什么意思?(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这个办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板书:方便)这个句子要怎样读才好呢?(语速要读得快一些,因为要赶快把火花浇灭)(请小朋友读这个句子)小朋友,你还有什么办法吗?(引导学生明白撒尿是的办法,体会小于连的机灵) 于连朝着导火线撒了一泡尿后,结果怎样?(课件出示句子)(我们真为美丽的布鲁塞尔得救了而感到高兴。)请大家用高兴的语气读这句话。
H、从这件事情当中,你们觉得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机灵勇敢)
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于连是个机灵勇敢的孩子?(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J、请小朋友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注意语气和语速。
3、于连用自己的智慧保住了布鲁塞尔,救了布鲁塞尔的人民,当人们知道后,人们是怎样感谢于连呢?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A、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B、人们造了一座撒尿的小男孩铜像来表示对小于连的感谢,如果你是布鲁塞尔的市长,你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小于连,谢谢你救了整座城市)
如果你是布鲁塞尔的一位老奶奶,你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小于连,你真是个好孩子!)
如果你是布鲁塞尔的一位小朋友,你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于连,你真聪明,我佩服你!)
三、讨论小于连是否英雄?
师:英雄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字眼,与之相关的往往是要付出流血甚至牺牲的代价。回顾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英雄,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包围圈里的王二小,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还有为人民做了无数好事的雷锋。他们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于连不过是撒了一泡尿,又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他可以称为英雄吗?
生:于连当然是英雄,他救了一座城市。
师:他是不是靠了一点运气救了这一座城市呢? 生:不是,于连他很勇敢。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如果是我,看到敌人点燃了导入线,就会吓得逃跑了。
生:于连很聪明,他才想得出这样的好办法。
师:是呀,如果于连当时吓得掉头就跑,城市能保住吗? 生:不能。
师:如果于连当时想不到撒尿浇灭火花的办法,城市能保住吗? 生:不能!
师:于连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救了一座城市,救了全城百姓,他无愧于这个小英雄的称号!来,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小英雄于连。
四、拓展延伸
1、小于连撒尿的样子被人们用铜像塑造了出来,并竖立在大街上,你能不能也像他一样在大街上撒尿呢?(不能)为什么?(小于连撒尿是为了救全城的人,人们是为了纪念他才造了这样一座撒尿的铜像,但我们不能随地大小便,那样不文明。)
(小朋友们知道吗?小于连的这座铜像撒出的可不是尿,而是自来水,到了狂欢节,他撒出的还是啤酒,人们还会争抢着去喝呢!)
2、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机灵勇敢的小英雄于连,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呢?如果你将来长大了,有机会去比利时,去布鲁塞尔,有机会去看小于连,你会给他带点什么礼物呢?
生:我会给他带一顶帽子,给他挡阳光。生:我会给他带一把伞,可能挡雨呢。
生:我会给他带一套衣服。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于连是光着身子的。
师:除了你,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跟你一样的想法。几百年来,于连不断地收到全世界各地人民送来的衣服。我们中国也送了一套汉服给于连。你们猜猜,小于连现在有多少套衣服?有700多套呢!现在专门有一个博物馆收藏着这些衣服。大家来看看穿上了衣服的小于连。(课件出示穿上了衣服的于连图)
五、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机灵勇敢的小英雄于连,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像于连一样遇到事情不慌张,做一个机灵勇敢的好孩子,请小朋友们在家里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鲁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摘星星》。(教师板书课题,指名读)
2、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用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教同学和老师。
2、回答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
3、标出自然段。
三、阅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第一自然段,学习“未”、“赏”两个生字。
未(未来)指名说一说记忆“未”字字形的方法,例如木字加一横,或味字去掉口字旁。
赏(欣赏)(观赏)(奖赏)翘舌音,注意正音。联系课文理解“观花赏月”的含义。
2、这春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认识“嘿”字。
朗读课文。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和“幽幽的”几个词的含义,表现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
借助教师所画的简笔画,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课文。
3、过渡:在这迷人的夜色中,妈妈和未未说了些什么呢?
读妈妈和未未的对话,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妈妈的问话和未未对星星赞美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对话。
4、过渡:未未和咱们小朋友一样,都非常喜欢星星。于是,妈妈提出要和他比赛摘星星。可是,天上的星星那么高,离我们那么远,怎样才能摘到呢?
5、自读第七自然段,看看妈妈用什么方法摘到了星星?
认识“碗"、“端”两个生字。
碗(饭碗)怎样记住这个字?指导书空。
端(端水)怎样记住这个字?
指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妈妈摘星星的方法。
6、回读课文1——7自然段。
三、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读字卡:
嘿 端 未 碗 赏
2、读词卡:
未来 欣赏 赏月 赏光 饭碗 端正 端庄 端午节
3、指导书写:
碗:左窄右宽,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
段:左窄右宽。
赏:上下结构,要写得紧凑些,避免过长。
未:独体字,笔画写得舒展些。
鲁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 作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