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5U文学网 > 实用文 > 教学资料 > 说课稿 > 比较好的初中历史说课稿

比较好的初中历史说课稿

| 国渝

历史学不仅仅是一种活动,不仅仅是专门的学问或学术,也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它更是一门在研究对象和任务方面都具有科学性的特殊学科。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比较好的初中历史说课稿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

比较好的初中历史说课稿1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一统的汉朝》,它选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的第三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大板块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是由秦王朝的学习转到汉朝的学习的过渡课,属于概括性的篇章,向学生梳理了汉朝兴衰的基本脉络。西汉的汉武帝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一个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课标要求:

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活动建议: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那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我的教学三维目标制定为如下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并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基本史实。

2. 学会一分为二地全面评价历史人物;

3.通过谈话法实现师生互动;借助表格归纳法记忆基本史实;利用历史短剧将学习难点简单化。

4. 体会统一、安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维护统一的历史使命感。

而要完成这些目标,则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确立依据:首先,这个重点的设置符合课标要求;其次,本课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讲述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史实较多。所以我根据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的范围缩小在西汉的兴盛,而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则成就了这一兴盛,所以,将汉武帝的大一统作为教学重点是比较恰当的初中历史说课稿:《大一统的汉朝》初中历史说课稿:《大一统的汉朝》。

2、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依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在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促成大一统的重要措施。而思想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加上教材上对这一内容的阐述较为简单,不利于学生形成全面清晰的认识,因而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至于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会在后面的说教学过程中具体说明。

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

优势: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第一学期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会比较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学习。

不足:刚刚接触历史不久,还没有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所以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根据学生的学情,我运用了下列的教法、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谈话法和讲解法,对于重点内容将采用表格归纳法、由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的方式,加上多媒体的辅助,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新课 (3分钟)

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大一统”这个名词,所以我会在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前向学生解释清楚“大一统”这个名词的概念,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学习方向。然后我会用语言过渡到新课的学习:那么,汉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寻找答案。

这样的导入简单直接,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并且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展开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34分钟)

1.文景之治(10分钟)

这一子目的内容比较简单,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汉初的社会环境。然后利用这样一个表格,与学生一同完成对第一子目的学习。这个表格是秦王朝和汉初文景时期统治政策的对比。我将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内容并利用本课教材内容完成这一表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前两课的内容,还可以在对比中加深对文景之治的认识。另外,表格内容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记忆。

在完成这个表格归纳了文景之治的主要内容后,我会让学生试着用一句话定义“文景之治”,让学生提高归纳概括能力的同时对“文景之治”形成明确的概念。

接着我会用这样一句话过渡到第二子目的学习:汉初文景时期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件。

2.汉武帝的大一统(17分钟)

这一子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回答这一个问题:汉武帝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是什么?——汉武帝年轻有为,善于用人。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3分钟分别讨论总结出汉武帝在政治思想两大方面所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至于经济方面的措施,将在后面一课独立单独学习,这一点我会向学生说明。在小组讨论总结出答案后,我会给出我的答案初中历史说课稿:《大一统的汉朝》教学反思。然后对学生较难理解的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行进一步讲解。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老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后给出答案,可以让学生在已经思考总结过的前提下发现自己认识的不足之处,加深理解

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得出的答案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点拨。

那么,对于推恩令的讲解我将用这样一幅图表,直观清晰,方便学生理解认识。

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内容,我会让学生表演课前准备好的历史短剧,即由四个学生分别扮演汉武帝,法家、道家和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别说明自己的主张,由汉武帝选择采用,扮演汉武帝的学生要说明为什么这么选择。

然后我会进行小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是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利用历史短剧不仅可以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教学难点简单化,加上教师的进一步总结,让学生较轻松地进行理解学习。

比较好的初中历史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本课是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主要知识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本课从内容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发动对根据地的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导致西安事变最终爆发,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性,同时又理解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动机和目的,为整个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培养学生从视频中捕获信息的能力;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3、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案:

(1)、九一八事变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

方案: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回答。

教师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由学生带着问题观看。通过出示阅读蒋介石的密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很快沦亡的原因。

(2)、西安事变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同时又是难点。

方案:通过观看西安事变的影视资料,让学生用最简单的话概括出西安事变。引导学生分析西安事件背景、时间、过程、结果、意义。通过讨论: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从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怀。

二、说教学方法

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

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视频再现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与兴趣,使他们融于家乡、融于历史、融于国家的命运,并以此产生共鸣。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指导:

根据教学目标,本课主要培养学生以下能力: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透过现象分析实质的能力、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用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从视频、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视频音乐片段。这首歌曲中“我的家”是指哪里?是什么事情使东北发生了变化?是谁使得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学生回答)

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东北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重返家园的渴望。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历史。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大屏展示)1931年9月18日,是一个炎黄子孙不能忘记的日子,是一个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日子。

学习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 “九一八”的一段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大家捕捉这样的信息: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播放《九一八事变》视频)

教师:引导分析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大屏幕展示)

学生回答

教师:面对日本的侵略,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蒋介石的态度怎样呢?

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教师:由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了沈阳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4个多月后,结果怎么样?

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东三省沦亡)

教师:东北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又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同胞呢?(大屏幕播放日本罪行图片)

教师引导分析: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教师:面对日本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做的?(展示大屏)

引导学生归纳:东北军和当地人民组成了义勇军,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这时涌现了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等一些抗日英雄。谁能讲一下抗日英雄的事迹。出示嫩江之战材料。

二、西安事变

教师指图说明:东三省沦亡后日本侵略者在长春建立什么政权?有什么企图?

教师:动画演示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日本侵占东北后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爱国者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下面我们开看一段,西安事变的视频资料

教师:西安事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发生于什么时候?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结果和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山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课堂小结(大屏幕展示)利用图来进行小结,将知识落实到图中简化知识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在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亡。而东北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英勇抗敌,涌现了抗日义勇军和抗日游击队两支主要的抗日队伍。日军侵占东北后,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企图将东三省从祖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接着又向华北进攻,华北危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教师:学习了本课内容,有没有哪些历史事件让你印象深刻的?有没有哪些历史人物令你感动的?我们能忘记这段苦难的历史吗?

学生回答。

教师: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以史为鉴,勿忘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课堂练习。创新与探究练习册

五、说板书设计: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地点:东北沈阳

3、过程: ①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

②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5、结果:东三省沦亡

二、西安事变

1、背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过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逼蒋抗日

3、结果:和平解决

4、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比较好的初中历史说课稿3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想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本课上承《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教材已经在第6课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动,但是,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也才会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出现生机勃勃的缤纷局面,也为秦国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包括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筑);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主人改变了剥削方式,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他们为争取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特别是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各国封建制度得到确立。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分析战国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故事讲解、分析比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巩固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改革,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图片、视频,或者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课件的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牛耕的推广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铁器的广泛应用的意义);通过“立木为信”、“舌战群臣”等角色扮演,和“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最后自己却被秦国以‘谋反罪’车裂而死,他为变法献身值不值?”进行课堂辩论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资料的查找、筛选、归类和分析、讨论、比较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地位、闻名世界的都江堰,说明我国古代经济、技术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也说明我国劳动人民有着高度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从而也加深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方面的认识。

通过对都江堰防洪灌溉工程的学习,倡导科学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强调只要利用得当,就可以化害为利,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等环保意识。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激励学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并理解改革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变法运动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初中学生对这样的历史转变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难。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有利因素: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

1.有利因素: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便于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入手,抽丝拨茧,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而且,厦门市区的中学生普遍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来搜集和整理资料,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样便于老师提前布置课前预习。

2.不利因素:

七年级学生经过只有一个月的中学历史课程学习,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识积累有限,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但同时又存在着看问题重表象、轻本质等特点。

三、教学设计思想: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应该“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

学生历史知识积累较少,要掌握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用浅化机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渐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通过指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及兼并战争的基本情况(出示战国时代几次主要战争发生地的示意图),请学生简单讲述三次战争(特别是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及结果。然后设疑:为什么秦国由西部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却能成为大的国家,乃至打败东方六国,最后统一全国?

秦国能够抓住时代跳动的脉搏,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并进行政治变革,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从而我导入了新课: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板书】

2.讲授新课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板书】

首先,通过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学生感受生产力发展的两个具体表现。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需要使用图片展示、分析、比较、数据说明等形式来说明铁器相对木器、石器、骨器、青铜器等来说进步许多,而牛耕相对与人力来说学生容易理解的多,通过课后小男孩掌握牛的脾气这个故事来说明那时候人类已经可以支配牛为自己服务了。

讲述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个时代变革的决定因素以后,再重点讲述秦国发展强大的两个关键因素:经济上兴修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政治上任用商鞅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法。

二、的都江堰【板书】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类水利过程的不朽杰作,至今还在造福人类。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它的构造原理,可以通过录像展播或者图片展示等形式直观而形象的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来说明都江堰的修建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同时,通过李冰父子修堰的感人事迹和后人对他们的敬仰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三、商鞅变法【板书】

在讲述“商鞅变法”这个内容的时候,我通过“生产力的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出现——出现封建剥削方式——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封建地主和封建农民产生”这样的过程讲解,来说明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的三个主要内容需要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分析讲解等方式来说明这次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巩固小结

东周(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工具(铁器、耕牛)的广泛使用和水利工程的修建促使土地私有化的出现,各国争相变法以实现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谁的变法最彻底,谁就可以成为的国家。

秦国通过较为彻底的商鞅变法,发展生产,加强军队战斗力和中央集权,迅速进入封建社会并强大起来,为后世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思维拓展

让学生思考“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可是,他后来死与自己亲自制订的酷刑,他的死到底值不值?有什么启发?”教师从“对国家”和“对个人”两个方面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牺牲或者挫折有时候很难避免。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要向前发展就必须变革。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五、教学设计反思:

1.设计中要注意前后联系,指导学生把“春秋战国时期”和“大变革的时代”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认识到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引导学生对李冰、商鞅等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应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来评价他们的功与过。特别是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变法作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甚至有时候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比较好的初中历史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四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讲述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他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长征为后人留下的长征精神,直到现在仍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因此,)

(2)本课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素材。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示意图的学习和运用,了解地图所示语言;利用多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有机结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发扬长征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八年级的学生对红军的长征应该说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同学对长征的了解是通过文学作品而缺乏对长征艰苦历程的完整学习,根据学生这一情况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1)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极其伟大意义。

2)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有三)

1)、问题导学法——我使用这一教法的目的是力求使课堂教学实现由重“讲”到重“学”的转变;

2)、探究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放在过程中)

3)、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目的是)突破重难点。

2、学法(有二)

(1)联系比较法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从4方面来说明,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思维拓展,巩固练习。

情景导入(大约3分钟)

1、导入新课,我采用情景导入法,播放《我的长征》电影片断,(播放)播放中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一电影片断展现了我国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从而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学习新课

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首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入此环节后出示导学提纲,导学提纲的运用起到了有的放矢的效果。这些问题的提出是教师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设计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分为三个步骤:

A阅读课文——自主学习、以学为主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地图自学教材。边掌握教材,边列出长征的路线,教师做随堂指导。

B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了长征概况后,针对阅读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疑问,提出问题,以纸条的形式,送递老师。

C探究讨论——合作探究、竞争意识

教师将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遍问题交由学生,组内合作交流,探究解决,小组再以成果的形式连同导学问题向全班展示。这一步骤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自学为主设计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整体感知、建构体系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知识性的总结,并进一步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A、读图添图——突破重点

对中央红军长征这一重点的解决,我采用读图填图的方法,出示长征动态路线图,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并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B、比较分析——突破难点

对遵义会议这一难点的处理,我选用了对比分析和出示材料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比遵义会议前后,中央红军遭遇的结局的不同,得出结论。然后出示材料,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分析正确评价遵义会议,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

3、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思维拓展。

出示纪念长征的图片,提出问题,我设计的意图是贴近学生生活,点名纪念长征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

4、巩固练习

练习题我节选了影视资料《长征七律》。选择这一材料有三点好处(1)渲染气氛,升华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2)这段材料的歌词既是巩固练习的材料,真实材料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3)可以作为本节课的结束语。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教改精神;明确教师的职责和学生的任务,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所有问题都力争在课堂上解决,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教学效果。

四、板书设计

板书形式的设计,清晰明了,重点突出,对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作了整理概括,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条理的理解这段历史。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比较好的初中历史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本节课的出处和作用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历册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最后一课,也是世界古代历史部分的最后一课。本课从“杰出的科学家”、“文学与戏剧”和“建筑”等方面的几个代表人物和突出成就,集中体现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昌盛,也是对人类古代文明的总结。

科技和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丰富多彩的古代科学与思想文化成果是古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代东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还为近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习本课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2、教学重点难点

①根据古代文明的发展这一主题,我认为教学的重点是:阿基米德和他的主要贡献、《荷马史诗》、《天方夜谭》、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之所以把它们作为本课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些科技和文化成果,体验古代文明的辉煌,充分感知古代人们的智慧与创造性,突出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和不断“发展”这一主题。这也符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开放态度”的要求。

②本课教学难点是:古代世界东西方建筑出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和对建筑艺术的发展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变化的理解。

建筑艺术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和社会变化的见证物。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建筑是多姿多彩的,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学习“建筑”一目时,由于初中阶段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只能通过课本上的图片对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高大、雄伟、庄严的特点有比较直观的了解,难以挖掘教材隐含的信息,即东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就需要进行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升华才能准确把握本课主题。

二、学生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的历史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由于年龄的和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现阶段,他们对抽象的、理论化的历史知识难以认知,而对形象、生动、具体的、有趣味性的和贴近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历史知识易于且乐于接受。在本课的学习中,初三学生对古代科学家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和古代文学与戏剧的代表作品,易于掌握和提起学习兴趣。

但初中学生毕竟还没有完全具备历史思维的能力,他们的思维往往存在分散性和孤立性,不能有机地进行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中外历史的比较。在学习“建筑”一目时,探寻东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主要原因超出了初中学生有限的知识和思维能力范畴,需要教师化繁为简用更加直观的方法帮助他们获得新知。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内容,规划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基础知识。

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鉴赏世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能力,领略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通过探究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政治经济和文化辩证关系的认识。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以及欣赏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进一步树立为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繁荣祖国的文学艺术做出积极贡献的远大理想。

3、过程与方法

教学是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统一的过程。在教师教授古代文明的发展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对阿基米德取得杰出成就的学习,启迪学生向他学习优秀品质;通过对阿基米德名言的理解,深刻认识科学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情绪渲染法:通过教师生动而富有激情地讲述《伊里亚特》中阿喀琉斯的故事,让学生充分感受古希腊社会对英雄主义的崇尚和人类与自然不屈不挠作斗争的精神。教师与学生一起怀着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集体朗读教材引用《伊利亚特》中的一段诗歌,体验英雄史诗的雄壮美。

析图法:通过读教材中大量有价值的图片,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挖掘隐含信息。如通过观察中外古建筑图片,认识这些建筑的特点并挖掘东西方建筑风格差异的原因。

中外联系法和列表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中外古建筑图片,列表比较古代东西方建筑的特点。

合作探究法: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共同探究东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主要原因。

比较好的初中历史说课稿相关文章:

《最后一课》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体育说课稿范文5篇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多篇

4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