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组织的整体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整体性是静态的整体性自足的整体性
推荐文章
文学语言的特征
文学语言是指作家按照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创造的特殊话语。作家的目的不是告诉人们现实中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并不一定寻求与外在客观事实相符,而是要把自己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创造性地表现出来。诗人的表达可以不合事理而合情理,它指向了作家的精神世界,它把作家对现实的审美感悟用虚拟化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它具有一般语言的形象生动性、音乐性、流畅性、整体性,还具有一般语言所不具有的内指性、心理蕴涵性和新奇性的特点。文学语言往往返身指向它自身的内在文学世界,不一定指向外在客观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能够真实传达作家的审美感悟即可。如“寂寞嫦娥舒广袖”“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样,尽情地展现出了诗人心中真实的体验。因此,文学语言总是遵循人的情感和想象的逻辑行事,总是返身指向内在心灵世界的,是内在地自足,具有内指性。文学语言提升了一般语言的表现功能,蕴涵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将读者具体带入到感受世界中。“夜正长,路也正长”的“夜、路”更多的是作家对现实社会的黑暗、对革命斗争的长期性的体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人融为一体,共宣感时伤逝的忧国情怀。意在言外的文学语言,传达和表现了作家内心情绪,被赋予不同寻常的心理内涵,具有心理蕴涵性。
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特征有
1、有完整性
2、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
3、文学文本中的语言为了表现特定意义而组织成整体性语言构造
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基本层面
第三节 文学语言组织的层面
文学语言组织有三个基本层面:语音层面、文法层面和辞格层面。
一、语音层面
(一)语音层面的作用
对诗、散文和小说而言,语音层面的作用有着不同。在诗这种抒情性艺术中,声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构成了抒情形象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真正优秀的诗作往往注重声律。李东阳(明)推崇杜甫的诗在声律方面造诣最高:“惟杜子美顿挫起伏,变化不测,可骇可愕,盖其音响与格律正相称。”
(二)节奏
1.什么是节奏
2.节奏的产生
3.节奏的具体表现
闻一多《死水》:(“三美”)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三)音律
1.什么是音律
2.音律的形成和作用
3.音律的基本类型
音律的基本类型有:双声、叠韵、叠音、叠字、平仄和押韵。
(1)双声。
(2)叠韵。
(3)叠音。
(4)叠字。
(5)平仄。
(6)押韵。
二、文法层面
(一)文法层面的作用
元人揭曼硕主张:“学问有渊源,文章有法度。文有文法,诗有诗法,字有字法,凡世间一能一艺,无不有法。得之则成,失之则否。”
“活法”而非“死法”。
“无法之法乃为上法”。
苏轼:“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二)词法—炼字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推”、“绿”、“闹”、“弄”、“停”、“ 蒸” 、“撼”、“个”……
清代王士祯对孟浩然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赞赏不已:“‘蒸’字‘撼’字,何等响,何等确,何等警拔”(《然镫记闻》)。
(三)句法—炼句
诗、词、散文、小说……
(四)篇法—谋篇(起承转合)
三、辞格层面
(一)比喻和借代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冰心)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