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

5U文学网 > 实用文 > 教学资料 > 教案模板 >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模板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模板

| 远湛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生物学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模板1

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重点难点:

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设计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问题的提出

方案一: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4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方案二:观看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CAI课件),4人小组合作,自主性学习,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引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播放录像(或CAI课件),创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方案一:4人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有的组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并思考如何检验假设。

方案二: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合作学习,大胆作出假设。

指导看书,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

演示、启发学生调动经验储备,进行大胆假设。

3.制定计划

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在小组内讨论并修订计划。明确操作步骤,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探究计划。推测实验结果。

方案二: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围绕教师的指导提纲,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推测实验结果。

方案三:全班分成4个大组,分别针对不同因素(水、空气、温度、土壤等)设计实验方案,探讨它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每个大组又以4人为1小组在自己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推出方案,并用简图和文字书面表达出实验设计思路。

4.实验探究

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课下实验探究,定时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提出注意事项,督促、检查,随时抽查,适时给予评价,

5.得出结论:

环境条件:逅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方案一:各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方案二:观察录像,相互交流说出实验探究的结果。

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并进行描述。

6.表达和交流:

方案一:各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反思,撰写探究的报告。

方案二:组间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并进行评比。评出:方案、创意、假设、选材、观察、报告奖等

7.本探究实验成功的关键

进一步领会“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意义,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设置对照组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方案一:根据课本的要求,自主性学习抽样检测的方法,课上实验操作,课下观察记录。

方案二:看书自学抽样检测的方法,合作交流,课下进行实验操作及观察记录。

方案三:事先做了这个实验的生物课外小组同学在课堂上描述实验的过程,展示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并提出实验(重点是抽样)的要求。

2.探究的结果:

交流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步骤、现象及计算出种子的发芽率。

强调发芽率的计算方法。

3.种子萌发自身

条件的分析:完整的、活的胚储藏丰富的营养,渡过休眠期

方案一:结合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结果及种子的结构,联系生活实际,组间交流,分析出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

方案二:观察CAI课件(完整的种子、无胚的种子、子叶或胚乳被部分切除的种子萌发情况),结合测定发芽率的实验结果,大胆猜测、表达和交流,得出结论。

方案三:演示并观察煮熟的花生、大米粒、豆瓣等在外界条件适宜时的萌发状况,并分析原因。

提示、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观察、分析对比不同情况下种子萌发的情况,互相交流,得出结论。

三、种子的萌发过程:

胚根→根

胚轴→一连接根和茎的那段

胚芽→茎和叶

方案一:结合实验观察,自学看书,小组之间交流,描述萌发的过程,互相补充。

方案二:观察动态展示菜豆种子萌发长出根、茎叶的过程的CAI课件,并描述归纳。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模板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识记重点字词;

⑵ 把握本文的结构大意,掌握文中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全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入侵者的概念以及生物入侵者的危害等问题。

3、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应该密切的关注自己生活中的事物之间的微妙联系,注意观察生活,科学的认识与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

“能力目标”。

【策略与方法】

讨论式、启发式、分析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

二分钟演讲;教师念优秀文章。

一、新课导入

念一则新闻,有关生物入侵。

二、识记重点字词

三、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说说本文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进行描写的?试概括每一个段落的大体意思。

精读文章,然后回答问题组:

1、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2、为什么在自然条件下的生物迁移不会造成生物入侵的现象发生?

3、在文中的3、4自然段作者介绍了哪些生物入侵的现象?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哪些生物入侵的现象?如果有,请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五、布置作业

【课后记】

本文教师通过问题组的形式帮助学生解读全文就好,通过课文联系实际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培养学生的环保科学意识。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模板3

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

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_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重点和难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_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前准备

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常见的__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

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种子

①菜豆种子的结构;

③玉米种子的结构;

③菜豆、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法,4人小组合作实验,通过观察和讨论,说出菜豆种子、王米种子的结构。

方案二:对照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看书,同学间讨论交流知道两种种子结构。

二、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

方案一:观察课前收集的种子、果实,感受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然后在看书自学的基础上就讨论提纲,实验小组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方案二:观察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放大孢子)以及种子植物(突出放大果实、种子)的CAI课件,实验小组就讨论提纲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讨论提纲如下: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三、_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二者异同

方案一:将苹果、桃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察“桃的果实、种子”、“松的球果和种子”挂图,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1以__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共同点是“__”“被”为启发点,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答案。出示补充的图片。

2.识别常见的__子植物、被子植物

一:观察书上的图以及老师补充的图片,认识常见的__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方案二:观察CAI课件,识别常见的__子植物、被子植物。

3.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方案一:在看书自学基础上,与实际相联系,结合常见的被子植物,如梨、杏、蒲公英、苍耳、柳、榆等,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察“当地几种被子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出示讨论提纲:

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和种子成熟后,果皮各起什么作用?

2.种子的传播与环境相适应,如借动物、风力、水力传播等,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模板4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惯、圃”等11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三弦、和谐、清脆”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掌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4、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类似的趣事。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学难点:

1、掌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2、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表”)

2、问:表里面有什么东西?(出示表内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说出表里面有哪些东西?

生看图回答。

师总结:表里面有螺丝、有齿轮、有表针等,但著名的作家冯至童年时却认为表里面有生物(板书“生物”),他认为表里有个活着的小蝎子之类的小动物,他就把自己童年的这一段认识,这个有趣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第16课《表里的生物》。

3、板书课题,生齐课题。

二、出示预示提示

1、学会“惯、圃”等11个生字。

2、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文中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方法?在文中找出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

4、学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让学生带着预习提示听课文录音。

三、整体感知

1、画出生字词,自学交流并汇报。

(1)生自己读

(2)指名读

(3)归纳这些生字的特点(都是“虫”字旁)。

(4)学生欣赏这些动物的图片并了解它的特点。

2、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话(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1)让学生带着这段练习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完成这段练习。

(3)师进行点拨并板书出主要内容。

四、深入学习,体会人物个性

1、课文中主要出现了两个主要人物“我”和爸爸,文中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

(1)请同学在文中找出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3)指名说说你很欣赏并有感情地朗读哪些描写的句子,学生听后进行点评。

2、思考。

(1)小时候,“我”有一个观点,“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事实,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父亲的表不是活的生物却能发出声音,听到表声后“我”有什么反应?从这一系列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我“我”是一个怎样得孩子?

爱听着声音,想伸手摸一摸

父亲不允许我动,但是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不敢,因此心里很痛苦。

好奇心强

(3)从“我”对父亲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中,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得孩子呢?

渴求知识、求知欲望强

3、总结:“我”和“父亲”的形象就是在一个个具体事例得以呈现。

五、总结

从上面的分析、讨论、朗读中总结“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六、板书设计

表里的生物

凡是能发声的都是活的生物(认知、猜测)

表能发声(好奇)

表里有生物(推测)→证实

七、作业设计(任选一题)

1、你对哪些事物产生过强烈的好奇心?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2、你的童年也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吧,请你也像作者那样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你的童年趣事写一写。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模板5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知道“我”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师:(板书课题并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表里面有没有什么生物?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解决文字障碍。

(1)读通读顺课文。

(2)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3)同桌交流认读生字词。

2、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3、梳理文章脉络。

课文是分两部分写的: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被关在里面。

第二部分(第7—21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只许看,不许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

(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小时候有一个怎样的观点?

(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进行体会。(学生画出相关句子,思考,朗读)

(1)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因为父亲不准“我”动手表,这更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才根据蝉叫和虫鸣顺理成章地推断出表里有个生物。由此可以看出“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是那样善观察、勤思考,真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

(2)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说明了“我”对表的好奇程度很深,一心想把表里的生物找出来看一看,从中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个对事物充满探索精神的孩子。)

(3)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我”对表十分好奇,好奇心即将得到满足,自然心情激动。)

(4)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

(因为“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心里得到了满足,有一种自豪感。)

(5)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作者自认为发现真理后高兴地四处炫耀,唯恐别人不知道,这样写,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

3、通过观察表里的生物,“我”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我”对表里的声音产生了强烈的,甚至认为它很;看到表里的世界后特别;后来被父亲说的表内有蜇人的小蝎子的话;弄清事情缘由后有一种极大的。

三、总结全文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2、你有过类似“我”小时候的这种经历吗?给同学们讲讲。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板书]

16、表里的生物

猜测——表里的生物

证实——自己的猜测——愉快

逢人便讲——父亲的话

天真可爱求知欲强

[教学反思]

我主要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生动、想象丰富的写作特点。我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体会文中的作者小时候是一个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对未知事物充满探究精神的孩子。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不足之处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太过关注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改正这一点。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模板相关文章:

七年级体育教学工作总结5篇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4篇

七年级班主任20周工作计划6篇

生物教师学期工作总结5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5篇

学校教研组工作计划5篇

2021一等奖优秀说课稿初中语文5篇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5篇

高一生物学期工作计划通用5篇

初二生物实验教学总结5篇

16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