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适合小学的校本课程实施活动方案精选
推荐文章
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课程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冬季适合小学的校本课程实施活动方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季适合小学的校本课程实施活动方案精选篇1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课文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你知道傣族吗?它有什么风俗呢?
(板书:泼水节)
1961年,周总理来到傣族,和傣族人民共同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泼水节。
(板书:难忘的)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傣族,看一看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的场面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找出文中要求学会的和会认的字,用圆圈和横线标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3、小组合作练读生字。
4、用多种形式巩固生字。
5、同桌之间合作读文。
(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方式,如轮读,齐读等)
三、精读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1、2自然段:
⑴ 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⑵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弄清泼水节的时间以及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⑶ 指导读好人们高兴的心情。
2、导读第3自然段:
⑴ 指名读,思考:人们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
⑵ 从这些欢迎的场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赶来”“四面八方”“撒满”“一条条”“一串串”“欢呼”等词句中体会人们对总理的欢迎及热爱 )
⑶ 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迎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3、导读4、5自然段:
⑴ 设疑:
周总理是怎么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⑵ 小组合作学习4、5段:
划出有关句子,相互读一读,说一说。
⑶ 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相机理解“祝福”一词,想一想,总理和傣族人民会互相祝福什么呢?
⑷ 交际互动:
师演总理,生当人民,互相祝福。
⑸ 引导学生设疑讨论:
姑娘和小伙为什么会流下幸福的热泪?
指导朗读“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的呢”。
⑹ 你们想看看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盛况吗?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
指导朗读:让我们把人们的欢乐心情给读出来吧!自由练读4、5、6自然段,再选择喜欢的部分读给同学们听听。
4、导读7、8自然段:
师述:在这一天里,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像兄弟姐妹一样,他们泼啊、洒呀!他们笑哇跳哇!这是多么开心、多么幸福、多么难忘的时刻呀!让我们也一起记住1961年这难忘的泼水节吧!齐读7、8自然段。
四、扩展升华
1、课后查资料,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小组内交流。
2、收集周总理的故事,读一读。
冬季适合小学的校本课程实施活动方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摘星星》。(教师板书课题,指名读)
2、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用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教同学和老师。
2、回答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
3、标出自然段。
三、阅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第一自然段,学习“未”、“赏”两个生字。
未(未来)指名说一说记忆“未”字字形的方法,例如木字加一横,或味字去掉口字旁。
赏(欣赏)(观赏)(奖赏)翘舌音,注意正音。联系课文理解“观花赏月”的含义。
2、这春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认识“嘿”字。
朗读课文。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和“幽幽的”几个词的含义,表现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
借助教师所画的简笔画,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课文。
3、过渡:在这迷人的夜色中,妈妈和未未说了些什么呢?
读妈妈和未未的对话,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妈妈的问话和未未对星星赞美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对话。
4、过渡:未未和咱们小朋友一样,都非常喜欢星星。于是,妈妈提出要和他比赛摘星星。可是,天上的星星那么高,离我们那么远,怎样才能摘到呢?
5、自读第七自然段,看看妈妈用什么方法摘到了星星?
认识“碗"、“端”两个生字。
碗(饭碗)怎样记住这个字?指导书空。
端(端水)怎样记住这个字?
指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妈妈摘星星的方法。
6、回读课文1——7自然段。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读字卡:
嘿 端 未 碗 赏
2、读词卡:
未来 欣赏 赏月 赏光 饭碗 端正 端庄 端午节
3、指导书写:
碗:左窄右宽,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
段:左窄右宽。
赏:上下结构,要写得紧凑些,避免过长。
未:独体字,笔画写得舒展些。
冬季适合小学的校本课程实施活动方案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江南第一楼。
2.赏析课文,体会江南第一楼的壮观雄伟。
3.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和结构,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4.通过赏读课文,领悟作者对岳阳楼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们为什么称岳阳楼为江南第一楼。
2.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岳阳楼的壮美气势和悠久历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质疑了解课题。
三.预习反馈。
我能读。
我知道。
四.欣赏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五.引导学生赏析全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你又知道了什么?它与第一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3.小组讨论: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
4.与对子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
5.引导学生展示喜欢的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说说人们为什么把“岳阳楼”称为“江南第一楼”?
六.当堂检测。
1.填一填,读一读。
2.说一说。
七.总结课堂。
冬季适合小学的校本课程实施活动方案精选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体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含义。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驶、好梦成真、阻隔、邀请”这些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早上你是怎么来学校的?生汇报。
师:那么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出门时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吗?生汇报。
哦,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对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远行靠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远行靠什么》。
2、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听人类交通工具发展史呢?
二、播放课件,听课文的录音
三、读课文
听了这篇文章后,你都听懂了什么?(生汇报)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读一读呢?
四、默读课文
可以默读课文,也可以大声自由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将自己不认识的或不熟悉的词做上记号,多读几遍,并且用心记一记。生汇报字词的学习情况。可以讲识字方法,也可以给生字组词。
五、再读课文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作业
1、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抄写两遍。
2、课下搜集有关交通工具发展史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边听录音,一边观看图片。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远行靠什么》这篇文章。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你们想不想听听别人朗读这篇课文?好吧,那就认真听!请同学们告诉我,我们在听朗读时该注意些什么。
2、播放光盘上的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二、结合录音朗读的内容,对照课文,自主合作完成表格。
1、师:这录音上的朗读读得这么好,你们知道她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听吗?(引导学生读课文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读。)还等什么!赶快拿起你的书,大声地读吧!不过,老师这里有一个任务,就是用笔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上横线。记住,一定是先读完一遍,再划。
2、生汇报表示时间的词语,师板书,画出表格。
3、师:哦,同学们看这是一张不完整的表格,你们愿不愿意帮老师把它填完整呢?
4、四人小组合作,将表格填完整,师及时板书。
5、一边轮流派小组代表汇报,一边引导学生朗读。重点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注意“天涯海角、川流不息、好梦成真”这几个词语的教学。
①火车满载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驰,轮船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
②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军舰在大海上巡逻,快艇疾驶而过。
③千百年来,人们幻想着像鸟儿一样飞上天空。飞机使人好梦成真,人们可以不受高山大海的阻隔,自由地飞到世界各地。
6、齐读第七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人们还会发明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三、小结并讨论: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
1、讨论: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
2、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交通工具发展史,从课文中我们知道正是因为科学家们的努力探索,所以我们人类才会走得越来越远,希望同学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四、作业(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一堂课的学习多么紧张啊!那我们来做个识字游戏,怎么样?
播放教学光盘上的课件,玩识字拼图的游戏。
冬季适合小学的校本课程实施活动方案精选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字词。
2、领会诗的规律,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并会背诵。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对于诗歌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加深对祖国大好山河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认识七个生字,会写十个汉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力。
教学准备:
1、有关三峡景色的音像资料,挂图等。
2、惧有关李白的资料。
3、准备生字卡片。
4、适合诗歌朗诵的音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观察诱情。由情入文,老师利用音像资料或挂图将三峡美景展现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观景时产生赞叹之情,再由情入文,小朋友们,你们现在看到就是我国的”三峡“,这里的景色美不美,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又怎样呢?我国唐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李白,李也到过三峡,当时他的心情也和你们一样,轻松而愉快,在这样的情绪中他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你们想学一学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早发白帝城》。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轻声朗诵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看书下 注间,通过上下文猜字,借助字典等方法)自己解决。
2、正音,指名读古诗,尤其注意多音字的读法。发,朝,还,重。
3、互检,读给同桌听一听。
(二)识字
1、你认识了哪些字,找出来带大家读一读并组词。
2、游戏巩固。
(1)开火车读字组词。
(2)“读一读“找一找,利用字卡,你读我找。
(三)写字
1、观察。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导。对学生认为的难写的字进行范写指导,其他的字学生照书自行书写。
3、交流评价,(自评、同桌评、小组评)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有条件的还可采用大范围评价,如全班评。
(四)练习
1、读读我们写过的字。
2、这些词语应该怎样读,试着讲一讲它们什么时候怎么读。
重量重复重要重叠
归还还是还有还原
出发发现理发发明
“重“在形容词前读重,表重复读重,还在副词时读还,作动词用读还,发在名词中读发,在动词中读发(学生可从词的角度式意思来认识,不必讲解语法知识,可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理解,让学生说句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早发白帝城》,谁能把它读一读,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
(一)解题
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早上从白帝城城出发)白帝城;地名,在原四川省今重庆市城东边白帝山上,原名紫阳城,城居高山,地势险要。
(二)交流
1、自读。自读全诗,画了不理解的句子,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
2、合作学习。
(1)组内汇报自学的情况。
(2)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
(3)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3、汇报交流,以最的形式汇报朗读,提出还有疑问的地方全班交流(此时可能还有学生有个别问题,如为什么叫“还”,江陵那么远怎么说“一日还”,程度好的学生可交流,老师也可做适当点拨。)
4、诵读悟情
(1)诗人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试着说一说。
(2)听录音诵读、感受。
(3)试着和你身边的人互相读一读,注意感情。
(4)用你喜欢的方式给大家读一读。
5、背诵
(1)老师发现这首诗同学们已经读得很好很孰了,甚至还有一些同学已经背下来了,是不是?那就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背给大家听一听。
(2)你们背得很好,老师也想背一背,请刚才没背过的同学和我一起背,好吗?